都說明箭易擋暗箭難防,事實上,就我們經營上的一些錯誤而言也是如此。比如我們這一次:僅僅只是一筆過手的生意,錢沒賺多少,最后竟然還多付了100元錢給別人了。更可氣的是:如果不是因為老公在去跟供貨商小王結賬的時候,透過裝錢的塑料袋沒看到里面有五十元錢的零鈔,再加上結賬的時候,供貨商小王沒當面清點那筆貨款。估計那多付的100元錢是不會被我們發現的。
正整理店鋪呢!外出忙了一上午的老公一進店就問我:你剛才給我的那疊錢是多少?雖然覺得老公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多余(因為昨天在準備這筆錢的時候,老公和我就已經就數目問題口頭核對過幾次了)但我還是告訴他是:26950元。
“那怎么沒看到有50元錢的零鈔呢?”
“那可能是夾在中間了吧!”
“哦,你給的是26850元錢唦!好,是對的就行。”
“哎?怎么是26850元錢?明明是26950元錢。”
“啊?你剛才給我的是26950元錢啦?”
……
錯誤就在我和老公的一問一答中被發現了。
也是因為覺得錯得蹊蹺,所以當錯誤被我們發現后,我便和老公將這件事前前后后都捋了一遍,試圖找出問題錯誤的所在。可讓人失望的是:捋的結果并不理想,因為我們怎么找也沒能找出錯在哪里。不過事后想想也是:因為我們是直接用買方付的那筆來給小王準備貨款的,而那批貨賣出后的27150元錢我們是一分錢都沒少收,300元錢的辛苦費我們更是沒從里面少拿一分,怎么說也不會錯啊!正納悶呢!在一旁聽了半天的兒子一句:“你們前后兩次放進去的那兩張五十元,最后從那筆錢里扣除了沒有?”讓我們如夢初醒:可不就是錯在那放進去,最后卻沒想著拿出來的那兩張五十元錢惹的禍嗎?
第一張:由于那批貨賣出后的實際金額是27150元,可買方當時付給我們的卻是27200元錢,所以第一張五十元錢是以找零的形式拿出去的。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第二張:事實上,如果我們在跟買方結完賬后,及時將我們墊付進去的第一個五十元錢從那筆錢里拿出來,這事也不會錯。可我們不但沒想到結賬后將這五十元錢拿出來,在給小王準備結賬款的時候,還一根筋地直說小王的那筆結賬款里應該有個五十元錢的零頭,所以我從那27200元錢里拿出我們應得那300元錢的辛苦費后,就又放了一張面值五十元的鈔票進去了。于是,錯誤就這樣悄無聲息地發生了。
鑒于這一次的經歷,所以我覺得:如果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咱們還是應該一筆筆地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