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張,一位三十來歲的小伙子,是我在云南十一天旅游最后一站,西雙版納的導游。我們的車從昆明出發(fā),經(jīng)過六個多小時的行駛到了普洱。他自我介紹道:“我是各位朋友西雙版納的導游,我叫巖張,我父親是漢族是一位軍人,我母親是傣族人,巖張是我傣族的名字,巖(yan)我們傣家念(ai),所以你們叫我小巖(ai)好了。我當了十年的兵,退伍回來從事這一行兩年多,恐怕你們一路走來,一見到導游,心里就犯嘀咕,導游又帶我們購物了,你們放心,我的原則是,帶大家玩好,購物也是必須的,因為旅行社有這個安排,但你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而定,購與不購,我都會高興地為大家服務的。”
想一想,這一路下來,銀器店去了四個,茶莊去了三個,翡翠店兩個,同車來自陜西安康市的六位大姐已相互借錢購物了,一位謝姓大姐已借同伴四千多塊,這要是自己出來,還能回去嗎?
從昆明開始,導游就介紹云南有多么的貧窮,多么的落后,需要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改變云南的貧窮,一車人相視而笑,我們哪是來旅游的,像是來扶貧的。
來到大理,導游又是一番的貧窮說,游客每購買一件物品,要有百分之七用于扶貧,在導游看來,這些游客就是他們擺脫貧困的財源。臨別時,司機和女導游對全車游人說道:“我們感謝所有購物朋友的支持。”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到了瀘沽湖就沒這么客氣了,據(jù)小伙子講,他叫兩千,摩梭族人,身高一米八二,體重90公斤。我左右看了看,一車人中要是打架的話,沒有一位是他的對手,已經(jīng)上了這趟車就由導游說了算,大家乖乖地交上了導游所要求的260元,幸運的是,一路游覽導游真沒有難為大家,還是錢好,讓人不再緊張。
十一天,換了五位導游,都沒有逃脫購物再交錢的過程,人們心理上有了障礙,見了導游就有些害怕,難逃購物的行程,不買就要受到導游一番的數(shù)落,好像拉了一車的冷血動物。
巖張著實與眾不同,他也帶游客們進購物店,購物結束后,他依然跟大家有說有笑。不看演出的游客,他將大家安排好,再帶看演出的游客出門,還要反復叮囑不看演出的游客,出去逛街的注意事項,防止上當受騙。慢慢地,不是他如何地說服大家購物,而是大家主動購買,不是為云南做什么貢獻,大家的心情是一致的,是為巖張從中得到多少提成而著想。
當在墨江道別時,他深深地向我們四十一人鞠了一躬,說道:“是緣分讓我成為你們的導游,我和其他導游沒什么不同,我也希望你們購物,這對我來說是件高興的事,但,我們每個人的需求不同,經(jīng)濟收入不同,出來旅游圖的是愉悅,沒必要因購物讓你們不愉快,我衷心地祝大家健康幸福!”
一次不太愉快的旅游,在最后時刻得到的是完完全全的愉悅,前面一切的不悅因巖張讓人忘得干干凈凈,再看我們大包小包里面的物品,沒誰去想是真是假,因為,這是大家心甘情愿購買的,因是心甘情愿,一切是那么的輕松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