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現在很多零售客戶為了提升服務、留住顧客都會送貨上門。同時,為了爭取一些好貨源,也會自己到一些地方進貨。其實,這就是屬于咱們零售客戶朋友的物流活動。那么,你們會選擇哪些交通工具進貨和送貨?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哪條線路最合理?你們有沒有計算過如何進貨或送貨最劃算?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如何更好地在物流活動中實現低成本、高效率?
解讀:去年,我家的副食批發(fā)生意屢屢受挫,究竟根本原因是沒有送貨專車不能提供免費上門服務。恰巧遇上某品牌洗衣粉廠家做活動,在進貨4.2萬元后,我收獲了一輛正三輪摩托車(俗稱“麻木”)。“免費送貨”成了我經營中談生意時的口頭禪。
因為有了“麻木”,我家的批發(fā)生意也逐漸紅火了起來。于是我就開始琢磨計算送貨的成本,盤算自己心中的小九九。我先是收集所有在我店批發(fā)商品店主的聯(lián)系方式,然后將他們根據區(qū)域進行分類,而當有一家在打來電話需要我送貨服務時,我就會撥通在那條線路的另外幾家的電話,這樣只需跑一趟就能將服務送到家。而我若是等他們一個一個的打來電話,今天這個三箱,明天那個五件的,我就要不停的奔跑反復在同一線路上來回折騰。機械磨損不說,耗油且浪費時間。
現在做生意都有專車送貨上門,價格和去城里進貨的價格差不多,因此除極個別商品外,我很少會親自出馬去進貨。只是偶爾在進雞蛋的時候,我會考慮附近養(yǎng)雞廠的雞蛋和送來的雞蛋之間的差價,計算我自己去托運所需的時間和費用。我得出的結論通常是秋冬季,須自己去大量的托回來,而在天熱雞蛋易壞不能久放的時候,我多會選擇進購供貨商送來的雞蛋。
每年清明節(jié),我家的清明花銷量在小鎮(zhèn)上是數一數二的。聽說市里有一家大型的清明花制作工廠,而工廠的價格比在批發(fā)商那兒進的貨要便宜很多,所以我“舍近求遠”專程開車去市里,一拉就是塞得滿滿的一整車清明花樣,然而回家自己加工銷售。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