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年輕人對著過往的車流大喊著:我是最棒的!喊了一會,旁邊過來一個女孩,穿著正裝,儼然是那個年輕人的領導,“聲還要再大一些,去,再喊!”那個女孩和這個年輕人說到。其實我不覺得這樣就能夠堅強一個人的內心,頂多會讓一個人在公眾面前正常表達而已,但拓展訓練卻不同,它可以鍛煉你的意志、強大你的內心,讓你在困難面前勇敢地跨出那一步。5月26日—28日紅遼公司在四海方略培訓中心進行的班組長拓展訓練上,100余名員工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勇敢的故事。
領導參與
拓展訓練拼圖
能與不能
“在美國西典軍校訓練課上,當年輕的巴頓被教官用皮靴重重踩在腳上時,巴頓終于將‘不知道’改為‘能’。所以……”培訓中心教官環視四周,繼續喊到:“在我這里沒有‘不能’,只有‘能’!無論我的要求合理與不合理,你們都必須完成,因為完成合理的要求,是對你們的歷練;完成不合理的要求,是對你們的磨練。”
教官的這段訓導,讓我想起一個故事:在美國有一個腿有殘疾的退伍兵,費盡周折找到一份銷售工作,由于出色的業績,老板想提升其擔任公司遠東總裁,并為其設計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來考驗他,且給他一條錯誤信息,就是讓他在一條街道的禮品店中買到櫥窗中展示的花瓶,并在規定時間內送到即將開啟的火車包廂上。街道是錯誤的,禮品店關門且有警察在周圍巡邏,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這個退伍兵經歷了一次次的挫折后,卻始終沒有尋找任何借口,也始終沒有放棄,終于在拿到花瓶后,借了一架直升機將花瓶送到了老板乘坐的火車包廂中,并贏得了公司遠東總裁這個位置。
我想,能夠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定是一種勇敢,因為那需要一個人百倍的付出和堅定的信念,而拓展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參與的人具備這種精神。
“那么我們能不能完成此次訓練的各項科目呢?”教官大聲喊道。“能!”當大家齊聲大喊出這個字時,教官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因為他知道,這一聲喊,提振了大家的士氣,燃起了大家的勇氣。同時,也表明了大家不怕困難,戰勝困難的決心。
懲戒
在《你憑什么帶團隊,你是否值得下屬追隨?》一文中,給出合格領導者10個條件:一是需要幫助時提供指導,幫助下屬發展的領導;二是行動目標明確的領導;三是給員工犯錯誤機會的領導;四是有著良好生活習慣和業務愛好的領導;五是有成功經驗的領導;六是懂得舍即是得的領導;七是懂得授權與控制的領導;八是公平、公正的領導;九是心胸寬廣的領導;十是不虛偽,表里如一的領導。
尋找隊旗環節中,藍隊由于最后完成任務,受到了教官的懲戒。隊長、旗手每人做160個俯臥撐,隊長助理做160個蹲起。悲壯的音樂播放著,教官煽情地陳述著:“由于你們的失誤,你們的隊長、旗手為你們承擔著失敗帶來的懲罰。你們想想,如果是你們的親人你們的父母,因為你們的失誤,而忍受這樣的懲罰,你們忍心嗎?”“不忍心”藍隊隊員面有歉疚地大聲喊道。
在這里,我想說藍隊的隊長、助理、旗手很好地做到了《你憑什么帶團隊,你是否值得下屬追隨?》一文中的第六條,就是懂得舍即是得。因為他們的付出,贏得了隊員的尊重、理解、支持和信任。他們雖然這一次失敗了,但因這一次失敗換來的卻是激昂的斗志,從這一點看,藍隊卻是勝利者。
當一個又一個隊員沖到前面,準備為隊長、助理、旗手分擔時,即表明了他們是勇敢的人,勇敢的面對失敗,勇敢的從失敗中站起來,這樣的人是值得欽佩的。
跨出的勇氣
空中斷橋,8米高度,1米跨度,有些人站在下面退縮了,有些人戰戰兢兢爬了上去,而有的人卻從容自若,一步跨越。
弓建華說:“我上去時,心是顫抖的,腿是發軟的,腦是空白的。但當我跨出那一步時,勇氣戰勝了恐懼,我有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讓我有些激動。”
曹希順說:“我們面對的是一種游戲,不同的挑戰。風力的變化程度,斷橋的抖動幅度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面對的困難也是不同的。”
教官說:“你們站的高度不同,所以你們的感受也不相同。領導站的高度高,視野寬闊,但領導承受的壓力也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承受更大的心里壓力。因此,我們要學會站在對方的高度去思考問題,去理解對方。”
而我想說:“沒跨出這一步,說明你沒有自信,而一旦跨出這一步,你便有了自信,這是一筆財富。”
潘石屹曾說過:“人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你內心的自信。我們說一個人有精神,是指他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狀態,表現在對人上他是大度、和善的;體現在對事業上他是努力,敢于擔當而不畏困難的。”而恰恰從空中斷橋這個游戲中便能充分反映這種勇敢和自信的精神。
所以我說:“跨出一步是勇敢,跨越一步是高度。”
相信團隊
張望站在背摔臺前,心中反復默念著背摔要領,并鼓勵自己一定要勇敢。當張望聽到隊友一聲:“準備好了”的時候,便筆直地向后仰去。75度角時身體依舊筆直,50度角時,腿部開始彎曲,臀部開始下坐。
其實,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因為沒有人愿意將自己的后背交給別人,沒有人愿意將自己的安全交給別人,也沒有人愿意交出自己相應的力量,而由他人掌控,使自己感到無力。
但是,有時你必須要學會相信團隊。因為我們每完成一項工作,都需要依靠團隊整體的優勢和優勢的互補,尤其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分工越來越細,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人與人的情感交流越來越困難的競爭環境中,企業、組織和個人都更需要團隊。
對此,張望有三點感悟:一是團隊需要統籌、協同。教官在這項游戲中根據隊員的身體條件,重點安排了誰負責接背摔者,誰負責幫背摔者縛繩,誰先開始背摔,誰后開始背摔,這樣完成的才會輕松些。這也正是紅遼公司倡導的“人人是人才、人人盡其才”的翻版。二是之所以背摔姿勢走樣,還是拓展團隊形成時間短暫,相互配合默契度不夠,致使背摔時心里自然產生了抗拒。三是相信團隊協同的力量,才能讓團隊減輕負擔。比如:你筆直摔下時,身體力量被平均分配,大家承受的壓力會小許多;而如果臀部下坐,重量集中于一點,接背摔的隊友會很吃力。
這只是一個游戲,那么在現實生活中呢?我想,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團隊,該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那是長期磨合的結果,那是反復驗證的結果,而實現這個過程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比如:時間、精力、理解、失誤,甚至在失敗中消除彼此間的隔閡。所以我說:相信團隊是勇氣,被團隊相信是能力。
餐前訓導
每次餐前,教官都讓大家背誦:軍井未掘,將不言渴;軍灶未開,將不言餓;雨不披蓑,雪不穿裘;將士冷暖,永記我心!
查了一下,這個曾被黃埔軍校使用的餐前訓導,語出有二。其一,語出《三略》: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灶未炊,將不言饑。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是謂將禮。其二,語出《諸葛亮將苑》中的將情:夫為將之道,軍井未汲,將不言渴;軍食未熟,將不言饑;軍火未燃,將不言寒;軍幕未施,將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張蓋,與眾同也。
與黎明珠交流,為什么要讓班組長背誦這些呢?黎明珠解釋:“班組長也是將,而且是最直接帶兵的將。是將,就要有將之道,就要懂得如何愛護自己的員工,如何帶好自己的員工,并為員工做好表率。”對此,我非常贊同。尤其是像紅遼公司這樣以“家”為文化的企業,領導者更要學會帶兵、愛兵之道。
員工首先是人,是人就會有感情。如何讓員工將這份感情轉化為濃濃的戰友情,這就需要我們班組長用真情去打動員工,用行動去感化員工。要讓員工感覺你就是厚道的兄長,這樣“家”的氛圍才能更濃、更烈。
苦點累點又能算什么,就看你是不是好兄弟,能不能唱好為將之歌。
畢業時的感動
空氣中流淌著一首首老歌,感動的情緒飄灑在畢業式上。隊員們閉著眼,傾聽著教官講述一段段感人的畫面。
隊員們不能忘記,在背摔游戲中那一條條被摔紅的臂膀,在完成任務時相互攙扶的手臂,在焦急時大家相互的鼓勵,以及烈日下一顆顆滾落的汗滴。這是一段勇敢的故事,也是一段感人的故事,三日兩夜的磨練讓參訓隊員明白了團結的力量,懂得了理解的珍貴。隊員們的眼淚慢慢的滑落,滴在臉龐上,也滴在他們的心里。
當8位在攀爬畢業墻環節中甘為基石的隊員感受著其他隊員的深情擁抱時,他們哽咽了。當徐貴平作畢業總結時,被隊員感動得哽咽了。也許一個人一生中沒有幾次真正的感動,但這一次卻是讓大家永記,因為被巨大壓力擠壓的動力得到充分釋放,騰起高昂的斗志,我想這正是拓展訓練的意義所在吧。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