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好像比以前更忙了。用她的話說,現在有大把的時間可以供自己支配,終于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了。我知道,老媽一向鐘情于低碳生活,但讓我始料未及的是,一個星期后她老人家竟然拉起了一支隊伍。
這支被老媽命名為“微善”的組織,由小區里熱愛低碳生活以及公益事業的大爺大媽們組成。別看他們個個都已經年過花甲,但精氣神一點也不比我們這些小年輕差。那天一大早,我有幸參加了他們的第一次全體會議。老媽在講話中強調:“這是一個無‘微’不至的年代。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微新聞……微傳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時尚,各種微小的聲音可以匯聚成一股洪流。咱們這個隊伍的‘隊風’,就是弘揚低碳理念,打造和諧生活。”老媽簡短的開場白,為以后的工作定下了調子。聽老媽這么一說,大家紛紛發表意見。羅大爺揮揮手:“要我說,咱們還是要從小處入手,這樣工作才能開展得扎實有效。”羅大爺話一落地,劉大媽接過話茬:“我同意,咱們隊伍的名字既然叫‘微善’,就是要體現‘人人可公益’、‘潤物細無聲’的理念。”在報社當了一輩子編輯的高大伯即興吟詩:“水滴匯聚成了河流,才得以成就海的壯闊;細沙堆積成了土塊,才得以成就地的深遠;水汽聚集成了云霧,才得以成就天的廣袤……”一陣掌聲中,會議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那天我下班回到家,就看老媽戴著老花鏡在擺弄什么。走近一看,原來新買了一部智能手機。再細瞧,老人家正在微信圈里發布公告呢!老媽告訴我,物業已經將她微信的二維碼張貼在了小區的報欄里,現在已經有不少居民予以了關注。老媽在微信當中號召大家,每天少開一次車,積極響應并落實的居民,將有機會獲得“微善組織”提供的豐厚獎品。別說,老媽的微信一發出,立刻得到了大家伙的支持。
馬老伯是個老煙民了,每天煙不離手,人送外號——“一根火”。顧名思義,就是每天用一根火柴點著香煙,便從早抽到晚。那天,在老媽的帶領下,幾位“微善”成員找到了馬老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抽了一輩子煙的人,怎么可能會因為幾句話而戒煙呢?要說還是集體力量大,在勸說無果后,劉大媽捂著馬老伯的耳朵悄悄說了幾句話,嘿,別說,馬老伯立刻點頭如搗蒜:“我這月每天少抽10根,下月每天少抽20根……”下樓后,大家都好奇劉大媽說了什么金玉良言如此奏效,劉大媽環顧四周后,神秘地說:“我跟老馬頭說,如果能減少抽煙甚至戒煙,我就給他介紹個老伴……”哈哈,看來,這工作是做到家了。老年喪妻的馬老伯一個人孤苦伶仃,正需要有個人陪自己說說話,聊聊天呢。
隨著老人們工作的不斷深入,如今的“微善”隊伍已經日益壯大,影響越來越廣。電線桿前,有大家伙兒清除小廣告的身影;垃圾箱周圍,有專人負責監督垃圾分類;每逢周末,有提前關燈一小時的倡議;困難救助,有好心人的慷慨解囊……現如今,“微微一善”已經成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綠色健康,老人們也因“微微一善”而變得更加精神矍鑠。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