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群山腳下,看著層層的山巒,思緒萬千,不僅想起了故去的父親,父親已經離去有20年了,如若父親在世,現如今也是百歲老人了,隨著時光的漸漸遠去,父親的面容不是逐漸的模糊,相反的卻是日漸清晰,愈發的思念。
父親是傳說中的“老九”,所謂的老九就是在解放初期,9.25日起義的人員,他們這些人可謂是拉著爬犁子建設新疆,在新疆幾十年,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把自己交給了他們熱愛的大地,新疆有個順口溜叫做,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就是我們父輩的寫照,也是老一輩老軍墾的生活印證。他們像蒲公英種子一樣,讓風把自己灑落在土地上,然后生根發芽到死去,普普通通,默默無聞,不知姓名,不問去處
父親是個善良且能吃苦耐勞的人,也是一個很愛干凈的人,不論是他保管的庫房,還是家里的棚子都被他收拾的趕緊利落,角角落落井井有條。父親的吃苦精神在我們車排子是有名的,人們只要提及他沒有不豎大拇指的,在那個沒有更多的機械化工具的年代,很多東西都需要馬拉人扛,聽父親說有一次他給連隊到烏蘇拉油,回來的路上路斷了,要過奎屯河,只有他自己把油桶一個個背到河對岸,等到他把一車油桶背完之后,人也累壞了,吐了很多的血,連隊把他送到團部醫院,團長號召大家給他輸血,終于挽救了他,等他身體好一點時,那時候我還小,我問他,為什么不找別人一起,非要把自己累的吐血,他說,這是我的工作,我怎么能他讓別人為我完成呢?這不是還沒有累死么?他時常告誡我們,既然你干這份工作,就要認真對待,要干好,以后你長大 了也要這樣工作。
父親很善良,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你看只要的連隊上的孤寡老人也好,父母不在的孩子也好,他都會叫到家中來吃飯,每天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家就會有不同的面孔,他都招呼著,盡量讓別人吃飽,而我們只有喝湯的份,有時候對他的這種做法很是不滿,會發出不滿的聲音,他就給我們說,你比起他們要好的多,這些老人還能有幾天?我們有了好吃的就讓他們吃一口吧,你們的福分還在后面呢,你看這些孤兒,他們的父母不在了,多可憐,大道理他講不出,他一直就是給我們講這些樸素道理,直至今天我依然深深記得當年他給予我的教誨,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父親故去了,他沒有給我們留下一點物質財富,卻給我們留下了一輩子都用不完的精神財富,他的善良吃苦耐勞,他的勤懇任勞任怨,吃虧在前的精神,不僅影響著我,而今我也有了下一代,沒事的時候我會給女兒講起她的姥爺,講起這種屯墾兵團精神,將這種精神一輩輩的傳承。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