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間已來漢中工作、生活了25年,我對漢中的了解越來越多,感情越來越深,漢中真美啊。
文化學者余秋雨說:“我是漢族,我講漢語,我說漢字,這是因為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就是漢中。世界上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王朝:羅馬帝國,孔雀王朝,還有我們的秦漢王朝,這是整個人類的驕傲,我們不能忘卻那個偉大的時代。我到漢中來,就是要追回這個偉大的記憶。來漢中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兒的山水全都成了歷史,而且這些歷史已經成為我們全民族的故事。所以漢中這樣的地方不能不來,不來就非常遺憾了。因此,我有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把漢中當作自己的老家,每次來漢中當作回一次老家。”
文化名人易中天說:“漢中是最早的天府之國,自古就是風水寶地。”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漢水百折千回、奔騰跌宕、蜿蜒其中。大漢雄風源于漢中。《詩經》“維天有漢,鑒亦有光”,《漢書》“語曰天漢,其稱甚美”。劉邦到漢中開辟戰略基地奪取天下江山,建立漢朝,自此古老的華夏民族逐步被稱為漢族。一部《史記》中有163處記載漢中,10多處記載南鄭。漢中境內共有七條古棧道,其中四條貫穿秦嶺,從西向東依次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三條貫穿巴山,從西向東依次是金牛道、米倉道、荔枝道。龍崗文化至少說明120萬年前中華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
劉邦舉賢任能,在拜將壇拜韓信為大將,高明的用人之道終成精彩的歷史故事。漢中城固人張騫作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被封為博望侯,展示了博大、雄健、堅韌的形象。黃忠刀劈夏侯淵,諸葛亮歸葬定軍山,給定軍山增添了廉政、勤政、忠義、智慧、勇敢的光環。褒谷石門作為褒斜古道上的一座世界第一的人工隧道,這里有著名的“十三品”,是中華書法藝術的寶庫,曾令康有為、于右任頂禮膜拜。“東方寶石”朱鹮、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等珍稀動物選擇漢中為它的家園,可見漢中生態環境多么優良,同時也體現出這塊土地對萬物的憐憫和善意。
隨著先民們穿越秦嶺的艱難步履,“桄、桄、桄”的梆子聲傳遍秦巴山地、漢水河谷。這古樸的亂彈,歡音與苦音,快板與慢板,生、旦、凈、丑,文唱與武打,韻味悠揚,令人感嘆歲月滄桑。這就是漢調桄桄,至今彌漫著藝術之光。漢中仙毫,品質高尚,是中國綠茶的新秀,2013年在巴拿馬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漢中,被公認為是地球同一緯度上生態最好、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生態漢中,大有可為。立足“真美精神”,漢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