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梗搬到庫房存放后,不再受“老天爺”的氣啦。本想按照以往傳統方式存放煙梗,就不會有霉變現象,但是,因為庫房臨近遼河入海口,地下水位偏高,庫房一層濕度較大,煙梗垛底層煙梗包還是易受潮發霉,這就給原料庫養護組提出了新的課題。
俗話說:“三個養護工,能頂一個諸葛兄。”今年年初,公司開展精益管理活動,原料庫養護組的同志在原料技術工程師吳春海的帶領下,針對庫區作業情況,在汛期來臨之前,一番廣集民智,從防潮隔濕入手,在作業現場著手實施煙梗防霉垛的搭建工作。先將存放煙梗的垛位加高,利用廢棄的煙箱皮鋪墊在垛位的底層,再加上一層防潮的塑料薄膜。這方法經過幾天觀察,還是有點瑕疵:在放置煙梗包時,由于煙梗硬度稍大,在大面積接觸薄膜時,會把部分塑料薄膜刮破,這樣還得重新鋪上一層塑料膜,費時、費工、費料。大家開動腦筋,因地制宜,利用廢舊苫布把塑料膜包裹起來,這樣再放置煙梗包時塑料薄膜沒有任何破損,耐壓、耐用而且防潮,還不增加成本。
當然養護員的工作還不止這些。在實驗新式存放煙梗垛的過程中,還要關注對環境溫濕度的調控。不同季節室內外溫濕度相差大,而溫濕度直接會影響到煙梗是否會發生霉變。為了能夠準確測量到庫內的溫濕度,把煙梗包的溫濕度控制在較為理想的范圍內,養護員不怕麻煩,每天堅持巡檢庫房的溫濕度,把握不同時間段庫房溫濕度變化的規律,檢查監測煙包內部溫度的變化。遇外界氣象條件適宜時,就及時翻垛晾曬,打開風機,讓室內通風,降溫除濕。經過幾個月的實際檢驗,效果良好,對今年煙梗安全渡過霉腐季節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望著擺放整齊的煙梗垛,吳春海算了一筆賬。他說煙梗垛大部分都是煙包底層受潮發生霉變。目前庫區共計存放煙梗14垛,每垛底層煙包最少有112包,我們做過測算,底層煙梗平均每包含有6~7公斤發霉梗。若是按7公斤來計算的話,你算算14垛乘以112包再乘以7公斤,每年就能減少一萬多公斤煙梗的浪費。
聽著吳春海算著賬,看見他若有所思的樣子,我在心里暗暗為他們叫好,默默奉獻的倉儲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埋頭苦干,他們身上都有著相同的烙印:沉默、內斂、不善言辭,卻勤勞、頑強,勇于挑起肩上的重任。
大道理:精益管理就是減少浪費創造效益。只要用心思考,科學分析,嚴格控制,就能減少浪費,從而創造效益。精益管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