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常年居住農村,很少出過遠門。只記得六年前,她跟著父親坐火車,去了一趟新疆看望姑姑,這大概是她今生最遠的一次外出了。
母親從新疆回來,因意外骨折,動了一次大手術,經歷了一次人生痛苦。手術不理想,留下后遺癥。這些年,她行走須扶杖,起臥很艱難,讓人看了不忍煎。多少回,我欲接她到縣城居住,以便精心照料。可她總以殘疾人自喻,不愿進城,怕人笑話,一心呆在農村,深居簡出,“享受”田園風光。
俗話說:母子骨肉連,百善孝為先。今年,聰明的外甥女考上縣城重點高中,小妹決意在縣城買房“陪讀”,又動員父母進城作伴。老人起初不同意,我和小妹再三勸說、“徐循善誘”,他們最終“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答應進城。于是,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周末,我和小妹雇了一輛面包車,將兩老接到縣城,總算了卻了一樁心愿。
母親行動不便,一直牽掛兒女心。一日,散步廣場,無意發現一位老人騎坐的微型電動摩托車,吸引了我的眼球。征得車主同意,試騎了一下,感覺還不錯,直呼“嫽扎咧!”
打聽到銷售網點,頓生購買欲望。誰知將此事告訴母親后,一向沉默寡言的她竟然“滔滔不絕”,極力阻撓:人老了,就像一盞煤油燈,說滅就滅。再說買了電摩,也不會開,要它沒用,安全第一。你不要花錢胡折騰,要好好攢錢供娃娃上學。老母一席話,似乎也有道理,但我口服心不服,“孝心行動”未止步,依然尋尋覓覓,為她打聽代步工具。
又有一天,聽說殘聯免費發放輪椅。欣喜之余,去了一趟殘聯。不料領“椅”手續繁瑣,需要經過村、鎮審批,還要等到春節前后。心急如焚的我,斷然自掏腰包,從微薄的稿費里拿出五百元,火速網購了一輛折疊式輪椅。那天,在小區門口,接過貨運部送來的嶄新輪椅,我長出口氣,會心的笑了,仿佛接過一件貴重物品,完成了一樁人生大事。
母親見我買了輪椅,知道我的脾氣,也就不再嘮叨。每當周末,天氣晴好之時,我就放下手頭的活兒,步行二里路,來到小妹居住的小區,提著輪椅下樓,推著母親出門。問她“哪里轉?”她說:“哪里都行,媽陪你轉。”母親這么一說,我也不再多問,推著她由心轉游,愜意十分。
輪椅緩緩行進,腳步輕輕如云,母子前后相伴,人間親情再現。一邊走著,一邊給母親介紹沿路“風景”。母親耳背,有時聽不清話兒,我就俯下身子,嘴貼她的耳畔,直至她聽得明白,點頭示意。有時走遠了,母親就不停地提醒我:咱回吧,腿走疼了。
街道上熟人不少。推著母親從零售戶店前經過,諸多店主向我點頭,幾個年齡大的老板娘總會走出店來,詢問老人身體狀況,噓寒問暖,互拉家常。母親雖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城里老太的時尚打扮,但她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短聊幾句,就能拉近人際交流的距離,讓我佩服她的聰慧與不凡。
在琳瑯滿目的商場超市,我推著母親上了平步電梯,穿梭貨架之間,感受都市繁華;在熙熙攘攘的文化廣場,我推著母親觀看百人廣場舞,欣賞音樂噴泉,享受城里人的悠閑自在生活;在雄偉壯觀的高架橋頭,我推著母親遠望呼嘯而過的動車,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在郊外的金秋原野上,我推著母親觀看機場方向起飛的戰鷹,感受國防力量的強大。
有時,路過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母親總要讓我停一會兒,用眼去數樓房的層數。看著她認真數數的樣子,我的心就有了陣陣暖流,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流傳千古的《游子吟》。幾個周末,推著母親逛了小城東西南北,領略了小城發展新貌,也轉了許多自己沒有去過的地方。母親高興,似乎年輕了十歲,自己也心曠神怡,不覺勞累。
昨日黃昏,推著母親轉悠回來,母親說:“看把你累的,一月推一回就行了。”我說:“每周推一次。”她說“不能為了推我耽擱你的時間。”我笑答:“推輪椅也是一種運動,再說兒子推母親也是人之常情、天經地義。”母親知道我的性格執拗,也就不再爭辯了。
與母親說話中,不知不覺靠在沙發背上睡著了。迷迷糊糊中,覺察小腿在輕微晃動,格外的舒服。睜眼一看,原來是母親在給我揉腿。
望著母親瘦弱纖細的手,感受著人間濃濃母愛,我覺得這是天下最溫馨、最幸福的時刻。起身把輪椅折疊好,告別母親下了樓。抬頭望,母親倚在窗戶邊也望著我。此時此刻,我的眼眶不禁潮濕起來,真想模仿一部電影里的鏡頭,對著母親大喊一聲“媽喔—我愛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