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如舟浮海,喜怒哀樂,順其自然,寄情讀書,其樂無窮。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不僅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存方式,我們更可以通過讀書豐富知識,汲取力量,洗滌心靈,凈化品格,砥礪前行。
通過讀書改變自我超越自我。記得那時候我還在讀書,曾經是一段痛苦的日子,痛苦的幾乎不能自拔,幾近崩潰的我,在書店看到一本書《莊子逍遙人生》,“逍遙”一詞的含義是指一個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狀態(tài)或內心狀態(tài)。如何逍遙呢,明白大道理的人,順其自然;明白小道里的人,隨遇而安。讀罷,幡然醒悟,心底虛無天地寬,深覺心曠神怡,百般痛苦隨風而去,自己仿佛超然世外返璞歸真,自己的心靈徹底擺脫了種種束縛,精神自由往來于天地自然間,超越自我,提升境界,更好生存。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是為了更好的融入社會融入工作,快樂工作,健康生活。
運用哲學觀點指導工作生活。人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通過自己的生存方式看世界看社會看人生,但是并不是每個人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動力和源泉。矛盾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即所謂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回避矛盾,魯迅先生說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應正確認識矛盾,堅持矛盾分析法,正確處理矛盾,在解決矛盾中提升實際工作能力。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還是運用具體事件舉例說明,更有意義。以蔣介石為例,攘外必先安內,這個觀點同景帝帝師晁錯觀點吻合,景帝初即位,匈奴大軍侵入云中,景帝決定出兵抗敵,御史大夫晁錯認為國內諸侯割據危機嚴重,不宜對外用兵,主張先削藩,解決諸侯問題。九一八事變后,中日矛盾逐步上升到頂峰,使中國國內的階級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動,當時的社會的矛盾不再是國共之間內部矛盾,而是中日之間的社會矛盾。而蔣介石的矛盾分析法有錯誤,仍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奉行“先剿共、再抗日”,必然是與當時的社會實際不符合的,必然導致失敗。西安事變后就是最好的例證,中共堅持正確的矛盾分析法,促進了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zhàn),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發(fā)動了全民的抗日戰(zhàn)爭,并堅持八年直至勝利。看似紙上談兵,其實大中有小,小中見大,聯(lián)系工作實際,人與人之間存在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應正確認識矛盾,客觀分析矛盾,正確處理矛盾,不加劇矛盾,不激化矛盾,理性弱化矛盾,在解決矛盾中提升工作。
堅持實事求是奮力前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身心健康、平和心態(tài)、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我們應該必須同時具備的,否則讀再多的書,也不能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生活總是在痛苦中綻放著美,總是在豐富多彩跌宕起伏中磨練著奮力前行的人們。《煙草行業(yè)員工讀本》緊密結合行業(yè)實際,淡化系統(tǒng)性和理論深度,兼顧不同工作崗位員工,為我們健康全面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天道酬勤不酬怨,心底虛無天地寬,讓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摒棄主觀臆想,正確面對現實,潛心低調,努力耕耘,不事張揚,在應對復雜局面處理復雜事物中不斷打造我們煙草的人格魅力,為煙草發(fā)展、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