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龍應臺說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后來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這其中包括文明的力量、正義、理想主義者、愛情及海枯石爛,原因是很多所認知的東西不過是包裹了一層具有迷惑性的外衣而已,其內在東西隨著思考力和理解力的增長,逐步剝掉外衣后,發現與當初想象的并不一樣。
我在想,是否也有二十年前相信,而今不相信的東西呢?有的,甚至很多,比如一些所謂的經驗之談,比如一些立場鮮明的言論,等等。似乎很寶貴的東西,但經過歲月的洗磨,也都褪了顏色,失去了原有的光鮮。
還記得八十年代中期很熱衷的一部電視劇《新星》,是講縣委書記李向南帶領農民走集體共同致富的故事。其中有一橋段,是一位老領導看不慣李向南的銳氣,便轉彎抹角地批評李向南:吸煙的姿勢應該是什么樣,彈煙灰不能噗噗地彈,而是要在煙缸中輕輕地抹。其態度是語重心長,其語氣是循循善誘,卻不知老領導是塞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是在教導你,實際卻在打壓你。當時年輕,看不懂其中的花樣,認為老領導是出于愛護。
很多人的教導也是如此,即便沒有什么花樣在其中,但卻忽略了不同人有不同秉性的道理。有的人喜歡唯唯諾諾,認為那是聽話;而有的人則喜歡直來直去,認為那是有個性。你所教導的只是你的人生經驗,或者適合你所遇到的人,卻不代表共性。而共性的只有凡事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所以有些事情應該相信,而有些事情還需要自己琢磨。
龍應臺說,二十年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她舉了一些例子:譬如文明也許吹若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們其實別無依靠。譬如正義也許極為可疑,但是在乎正義比不在乎要安全。譬如理想主義者也許成就不了大事大業,但是沒有他們社會一定不一樣。譬如愛情總是幻滅的多,但是螢火蟲在夜里發光從來就不是為了保持光。還譬如??菔癄€的永恒也許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個無窮的宇宙,一剎那里想必也有一個不變不移的時間。
想一想,龍應臺所說的也還相信,不過是不想讓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權且以為就是那樣罷了,很有點難得糊涂的味道。人最怕的是較真,一旦較起真來,難免就會陷入各種苦痛當中。還是去年與朋友小酌時,其大發感慨,說真要較起真來,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但這也是發發牢騷而已,人家該怎樣還怎樣,不會因為你的態度而轉變。過去人家所說的,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也都如煙云一樣有聚也有散。
李叔同圓寂前最后的手書讓龍應臺很是感慨: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讀到這句,自己也是很有覺悟。真就如弘一法師說的那樣,只看交往的表面現象,好像看到了真實情況,實際上差得很遠。人如果掙扎在相信與不相信之間,活著真的是太無趣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