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曾經,石阡縣青陽鄉的“罐罐茶”是那樣的負有盛名,成為青陽人招待客人的一道標志,也將青陽的鄉村生活裝點得盈盈滿滿,有滋有味。
散落在石阡東部青陽鄉大山家里的莊戶人家,盡管日子過得清貧緊湊,卻一點都不影響他們對生活的講究。青陽人所喝的茶,粗糙,特別的土氣,城里人稱之為土茶。生產土茶的茶樹,是莊稼人農作之余隨手種植在旮旯角落、荒山野地或田土埂上,沒有刻意的去管理,任由其生長。只是等到長出葉子,需要用的時候,不管是毛尖、葉片、還是枝梗,青陽人隨手采摘回家,經過一番簡單的揉搓,翻炒、烘焙之后,隨便用紙一包,用土罐罐裝起來,就成了青陽人招待客人的上品禮物。
青陽人視茶如神,特別是在天氣寒冷的季節,一群人圍著火炕,喂一罐“罐罐茶”,有時還會用鼎罐燒一罐姜茶,達到提神清腦,幫助腸胃消化的作用。這就是記憶中青陽人的晚間生活,是他們在那個電視還不普及年代的精神享受。
聽當初在青陽鄉發展烤煙生產的老同志講,他們當年發展烤煙,有許多現在的鐵桿煙農都是在喝“罐罐茶”中談到一起的。在這方面,原在青陽作業組工作過的省勞模、現本莊中心站王永勝站長深有感觸。他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在青陽鄉發展烤煙,大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到群眾家中做工作。在與群眾喝“罐罐茶”的時候交心談心,交談的次數多了,感情自然也就活絡了,烤煙的種植面積隨之也就落實了下來。
我作為土生土長的青陽人,自然也對土茶所喂制的“罐罐茶”情有獨鐘。但如今青陽人有了錢,建起了鋼筋水泥的磚房,由于用上了電及使用了純凈水的緣故,再加上 “土茶”遠沒有“苔茶”管錢等原因,青陽的土茶樹或經過改造或被人為的鏟除,已經沒有了昔日的飲用“價值”。往日寧靜的滿是茶香的山村已經逐漸被移民搬遷、集中安置所代替,土茶所喂制的“罐罐茶”已漸漸的淡出青陽人的視野,成為記憶中的“茶文化”。我認為這應該算是一件幸事,因為事物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高。但作為青陽人的我仍然對“罐罐茶”有一種特殊的難以割舍的感情,土茶的印象也時常縈繞在我的記憶深處,與青陽鄉的發展一道,讓我不敢忘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