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題記:馬齒菜也叫馬齒莧,是野菜中唯一經衛生部批準的藥食兩用植物。具有殺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多生長于田野地頭路邊,含有維生素E、胡蘿卜素和鉀,是真正的純天然保健食品。鮮馬齒菜用熱水焯后加佐料熗涼菜食用,口感清脆、清淡爽口。也可剁碎做包子菜餡。)
春分時節, 北方的三月陽坡上青草冒出了綠芽。我出去遛彎剛回到家,多日不來的老弟來找我商量點事。兄弟相聚少不了又是一場推杯換盞。 妻子給我們老哥倆弄了四個菜,一盤肘花、一條紅燒鯉魚、一碟油炸花生米、一碗熗馬齒菜。老弟特別愛吃熗馬齒菜,連呼好吃,一碗馬齒菜最先吃光了。妻子見狀馬上又把冰箱里速凍的馬齒菜拿出來,很快的又熗了一大碗。她笑著說:“你們哥倆管夠造,吃沒了再給你們添!”待兩瓶半斤裝的北大倉喝盡不能再喝時,又聊天到午夜時分,老弟才離去。
送走了老弟,躺在床上時,卻沒了睡意。眼前仿佛是一幕幕的電影畫面閃現,在童年的片段處定格。老家門前向北二里之遙就是原來林甸縣城的北城壕,說是城壕,其實就是下面挖個深溝,用挖出來的土堆積成的兩米多高的土坡,也不知道這沒有城門的城壕在解放前能起到什么防御作用。在土坡上總可見有郁郁蔥蔥的野草,那些雜草叢中就有很多馬齒菜,它總是叢叢簇簇的點綴在芳草萋萋中,綻放的花朵總是水靈靈、粉嘟嘟、黃盈盈的。一叢叢一簇簇的馬齒菜搖曳著自己嬌嫩細長的身軀,馬齒菜的影子在我眼前一點點的顯現了起來,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我的童年好多時光就是在北城壕的土坡上一簇簇的馬齒菜中度過的。 記得還是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哥倆每到星期天常和住在一個院里的三、五個小伙伴到北城壕去玩。我們采摘下還沒開花的嫩綠的馬齒菜,裝滿了一大筐,拿回家去攤在自家的院子里晾曬,馬齒菜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很多天都曬不蔫巴。那時的馬齒菜可是好東西,母親經常用通粉(小麥用石磨磨出來的面,沒有分離出麥麩子,磨出來的面很黑)和面,搟成薄皮,把剛采回來的馬齒菜剁碎了,放進蔥花、醬油、豆油等調料攪拌好,攤在面皮上,卷成一個個大餡的菜卷,用鍋蒸熟了給我們吃。馬齒菜餡的大菜卷子真的很好吃,面皮香香的、菜餡酸溜溜的,每次吃馬齒菜卷子都把我和弟弟的肚子撐得鼓鼓的。母親還會把馬齒菜用開水焯一下,放進蒜末,做成可口的熗菜,一家人都很喜歡吃。更多的曬蔫了的馬齒菜就成了喂豬的飼料,家里養的豬這一夏一秋吃的除了喂點糠,都是在城壕坡上、田間地頭采回來的馬齒菜、莧菜、徽菜等野菜。那個年代人和豬吃的都是綠色食品。人很少生病,也沒有現在這么多癌癥患者;家里圈養的豬養一年還長不到200斤,過年殺年豬,豬肉燉酸菜特別香,不像現在的豬喂的都是含有催長素、添加劑的飼料,豬不到五個月就長到200多斤,難怪現在吃豬肉一點都不香。由此我對馬齒菜情有獨鐘,每到夏天都到城外田間地頭采一些馬齒菜,吃不了就用塑料袋裝好放入冰柜,速凍后留著冬天食用。
五十多年過去了,兒時的玩友也不經常見面了,北城壕也不見了蹤影,那個地方現在已經是一棟棟樓房矗立的住宅小區,只是在小區綠化的樹帶草叢里,還能看到星星點點的馬齒菜開著淡淡的花搖曳著,仿佛在向人們講述著過去的故事。飄雪的清寂夜晚,思緒一直在回味甜美中沉靜。睡夢中又來到了北城壕,躺在長滿馬齒菜的壕坡上,看到綠郁蔥蔥的馬齒菜上開滿了粉色和黃色的小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