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出小區(qū)南行,過兩個路口右轉(zhuǎn),有一個烤串店,狹長的屋子不算大,兩側(cè)擺著桌椅。棚頂從前至后是用英文拼寫的店名,發(fā)著藍色的光,使屋子顯得安靜而現(xiàn)代。墻上除了特色烤串裝飾畫,還有用紅色細條狀發(fā)光體分隔成的一個個區(qū)域,很有獨立感。屋子非常整潔,有幾分酒吧的氛圍,食客也很多,大抵與這家烤串店的就餐環(huán)境有關(guān)。我是非常喜歡這家烤串店的,一是味道不錯,二是在這兒就餐的食客似乎被環(huán)境所感染,很少有大聲喧嘩的,所以很適合兩三個人在這里聊天小酌。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吃烤串似乎是大江南北共同的愛好,尤其是夏天,在城市的大小馬路邊,隨意擺放幾張桌子,烤串攤主便生起爐子,嗞嗞地烤了起來。汽車尾氣夾雜著炭火及食物的油煙氣交織升騰的煙龍,在樓房敞開的窗子前嘶吼,讓樓房內(nèi)的住戶很是困擾。由于是露天,車水馬龍的,食客的嗓門自然也就放大許多,再加上幾杯啤酒的溫潤,讓食客聲音粗大如牛。“說話基本靠吼”這個形容也就再恰當不過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吃烤串,心情多少都會變得狂躁些,雖有豪爽之態(tài),但總是不衛(wèi)生不文明的。
家附近有個很大的酒店,過去是個比較高檔的就餐場所,但中央“八項規(guī)定”后,這家酒店變得蕭條起來,最終關(guān)門歇業(yè)了。去年,這家酒店改成了烤串大排檔,原來很寬敞的大廳擺滿了桌子。人多的時候,顯得很嘈雜,凌亂的食客走來走去,給人以擁擠感;人少的時候,又顯得很空曠,看著滿屋的空桌,孤寂的氛圍徒然而生,再溫熱的食物都多了幾分涼意。
露天的或面積過大的場所,我覺得都不太適合吃烤串,失了情調(diào)食品的味道也被沖淡很多。吃烤串的目的不是為了果腹,更多是品嘗烤串味道之外的樂趣,自然包括享受就餐環(huán)境的氣氛。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愿意擁有一個溫馨、舒適的進餐氛圍,且好的氣氛在給人視覺享受的同時也能增進人的食欲。如今,人們的消費觀念都在不斷發(fā)生改變,去餐廳吃飯吃的是心情,是氛圍。想要抓住消費者的胃,就要從味道、環(huán)境等方面全方位考慮,真正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我這個人是喜歡恰到好處的,包括居住的房子也是一樣,不大卻很溫馨,心里覺得這樣比大卻顯得孤單好很多。記得在美國生活的一位同學講她朋友的居住環(huán)境,一個人帶孩子生活在一棟別墅中,每到夜里都會有恐懼感,沒辦法把別墅的一半用木板封的嚴嚴實實,但仍消除不了恐懼,原因就是屋子太大顯得太空,連帶著心情都空落了。我在家的時候,一睜眼便能看到整潔的屋子和妻做家務(wù)的身影,心情很好很充實。若是轉(zhuǎn)兩三個屋子都看不到人影,我想自己的心也會空落的。吃烤串的環(huán)境要求大抵也是這樣的吧,不能做得過分,凡事恰到好處,心里就會有滿滿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