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播放早已結束,網上的熱議也漸漸歸于沉寂,但是這部電視劇留給我們的思考不僅僅是跌宕起伏的劇情和網上的灰色段子,更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值得深思。這里就重點談談關于選拔干部中的“德”與“才”的問題。
“唯才是舉”是有缺陷的。劇中的高育良書記,大學教授,知識淵博,善于詭辯,極具才能;祁同偉,政法大學畢業,緝毒英雄,公安廳廳長,才干出眾。從“才”的角度來講,二者均是“大才”,從二者在各自崗位作出的貢獻也可以證明這一點。雖然這中間離不開上位者的關照,但其自身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由于只具其“才”,不具其“德”,導致二者最終都不得善果。同時,也要看到,“才”是選拔干部的重要條件,否則就會出現“孫連城”式的干部,慵懶無為,無法承擔起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重任。
“德”是領導干部的魂。德,即“仁”,即要有天下情懷,胸懷百姓。德,是領導干部的思想總開關,是關乎政治方向的根本性問題。現實生活中,“趙立春”式的干部不少,他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為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但是,由于不修“德”,缺少一顆“仁心”,思想出了問題,由“公”轉“私”,化“公”為“私”,最后使自己陷于無底深淵,無法自拔。孔子曾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選拔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堅持“以德為先”的正確用人導向,用人之風正,社會風氣才會正,民風才會正。
“德”與“才”的辯證關系。客觀的講,“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是有限的,像“易學習”那樣的干部必竟是少數。但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干部與管理者,過于追求“德”、“才”都完美是不現實的。因此,要正確看待“德”與“才”的關系。國家、企業或單位或部門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對處于不同管理層次的人才,在“德”與“才”的關系上都會有所側重。亂世“唯才是舉”,盛世“以德為先”就是這個道理。“德”與“才”的側重,就需要加強他律,加強監督,發揮執紀問責的作用,達到讓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的。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