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對于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在高考之前的我從來未出過遠門,最遠都未曾離開過縣城地境,記得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時候,是在入伍離開家鄉的第二天,經過近三十多個小時的坐車顛簸,被分配到福建海島前哨---平潭島,當時坐的解放牌大卡車,連車帶人一起上的登陸艇,車后面的篷布全拉著,只是從縫隙里看到了大海,由于當時暈船,也就沒有體會到第一次看到大海的興奮與激動。
之后,我每天都能看到大海,站在連隊旁邊的小山坡上,就能看到大海,每天訓練跑步就是沿著海堤跑,就如《戰友的第二故鄉》歌曲中所描繪的那樣: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陡峭的懸崖,洶涌的海浪,高高的山峰,寬闊的海洋,島上全是那石頭和茅草……。從此,我就和大海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潮起潮落的海水,是我們日夜堅守祖國海防前哨的見證,那一望無際的大海,鑄就了軍人寬闊的胸懷;那海水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涌,時而驚濤駭浪,無時無刻都在激勵著戰士去戰斗,去面臨一切困難與挑戰,勇往直前,勇不退縮;到了夜間,那有節奏的海浪聲,陪伴著戰士站崗放哨,也是那些辛苦訓練了一整天戰士的入眠曲。
在島上生活了兩年半,我考上了軍校暫時離開了那一片大海,但大海的精神時刻都在激勵著我奮斗奮斗再奮斗,鼓勵著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勇排萬難,勇往直前。軍校畢業之后,由于我對大海的情懷,我志愿又回到了福建沿海前哨,又回到了大海的懷抱,一呆就是19個年頭。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年一年老兵退伍,一年一年又有新兵入伍,我都會用大海的這種精神教育我的官兵們。我經常會問戰士一個問題:海水是什么滋味?有的戰士說是“苦”的,有的戰士說是“咸”的。但是我還要說:就是因為海水的“苦”與“咸”,才會成就我們今后人生中的“甜”。戰士“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那海訓讓戰士脫了一層又一層皮,那汗水讓戰士的衣褲干了又濕,濕了又干,但戰士“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這就是大海精神鑄就的軍人精神,就如高爾基筆下的《海燕》那樣,讓海浪再高一點吧,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大海具有寬廣的胸懷,具有一顆溫暖包容的心,大江大河之水匯聚大海,我們就如一滴水,可以忽略不計,就像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微乎其微,但大海可以包容我們,可以容納我們。記得我當新兵的時候,指導員對我們說:如果誰有什么思想疙瘩,想不通,你就站在山上,遠眺大海,心里就自然舒暢了,是啊,一個人對大海來說,實在是太渺小不過了。
中國有句古諺語說的好:先苦后甜。是啊,大海的精神就讓這些戰士學會了吃苦,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包容,更加學會了苦中取樂,勇往直前的精神,享受到了先苦后甜的滋味。
轉業回到地方工作已快十個年頭了,在平時自己的崗位中,我時刻想念大海,并用大海的精神時刻激勵自己,鞭策自己,提醒自己,促使自己永遠做大海中的一滴水,做大海中的一葉舟……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