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看到這樣一句話,認為描述得很準確:中國式家長一輩子其實只有一件事——為孩子奉獻終生。中國式家長前半生為孩子的學習、就業、婚姻,很可能還要將余生奉獻給孩子的孩子。其實就是這樣,我就是這樣做或即將這樣做的。沒辦法,這也是中國人的養育傳統和文化基因決定的。
中國人自打出生,就會在骨子里刻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幾個字。沒有這個“讀書”背景,就感覺臉上無光,草莽英雄即使練成大腕,也要弄個文憑補上。文憑是硬件,管你能力多大、水平多高,先拿來文憑再說。在中國,文憑是就業、提職的敲門磚,所以又有哪個家長不看重孩子的學習呢?既然必須得學,那就要從小抓起。這兩天孩子們都開學了,同事在閑暇時討論最多的話題也變成了孩子需要補什么課,到哪里補課等內容。就連上幼兒園的孩子也不能放過,從娃娃抓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為所有家長的共識。
有同事曾在朋友圈中發了一篇文章,名字是什么想不起來了,大體是你做不到的,憑什么要求孩子必須做到。這話是怎么說的呢?正因為自己做不到,當然希望孩子去彌補自己的遺憾了,哪怕這個要求是為孩子的未來著想,或是為自己面子著想,都必須要這么做。說來也是難為家長了,為了讓孩子考上名校,那是不惜血本、不惜代價往里砸錢,稍有些希望培養出來的,輕者二三十萬,重者近百萬。前幾年與一個同事聊孩子考上名校的費用,這個同事嘆了一口氣說,別提了,具體沒算過,但肯定是一個套間出去了。高中那會兒,為了給孩子補課,這個同事把老師請到家中,除了高額補課費外,還得好菜好飯供著,聽起來都讓人哆嗦。
好不容易孩子畢業了,就業又成了頭等大事。你如果不是名校畢業的,還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那簡直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德。不過這僅是個例,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為了一紙工作合同到處投檔案,作家長的能怎么做?自然要托關系、找門路去幫著孩子解決。名校畢業的或有海外讀研經歷的,找工作自然要輕松許多,但找到工作適不適合你又成了家長心中的梗。作家長的最怕孩子回家時的一聲嘆息,雖然很輕的聲音,但在家長心中卻仿佛驚雷般轟響。盼著念著,孩子回家時能有一張笑臉,那簡直可以融化南極北極,讓全世界都燦爛的陽光。
至于孩子的婚姻自不用講,找對象早了也操心,找對象晚了更操心。不早不晚恰到好處的談上戀愛,作家長的又會在心中盤算,孩子找的這個人品怎么樣?能不能對孩子好?家里條件如何?工作有沒有發展?一大堆問題堵在嘴中,但卻不好向孩子開口,就怕孩子一個不樂意,回上一句:不處了!所以只能仔細觀察孩子的心情,轉著彎往外套孩子的話。作家長的累呀,如果把這件事做好,想來當個檢察官都沒多大問題。孩子好不容易結了婚生了子,作家長的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不幫著照看孩子的孩子還能干什么?于情于理也說不過去呀。所以,接著為孩子的孩子繼續操心吧。
有人說,養育孩子應該如《道德經》中說的那樣,“故道生之,德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就是生養孩子卻不據為己有,幫助孩子卻不依賴他,成就孩子卻不主宰他。話說得沒錯,但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反正我是做不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