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連續多日降雨,聽說渭河漲水了。出差路過渭河大橋,果然是一片澤國。渭河漲水了。
(一)
小時候記憶中的渭河,好像每年的夏天,都會漲水。村里人逮魚撈東西,似乎是家常便飯一樣了。窄窄的河堤,好像也沒有阻擋住人們對于河水的恐懼,反而平添了人們戲水的樂趣。大家站在河壩上,都在等著什么,也不知道在等著什么。遠遠地望去,總會有大家的驚呼聲。要么是有人隨著水流漂過來,要么就是河流中間漂浮著樹木、麥草垛,或者西瓜什么的。膽子大的人,會弄個鉤子一樣的東西,遇到什么東西會鉤一鉤,或許會有大收獲呢。不過,我那時候只是跟著大人們看熱鬧,最多就是會和別的小孩一樣,看別人弄到一條大魚,跟著興高彩烈地回家去了。
那時候的渭河,其實就感覺像是個玩伴一樣了。似乎有那么一點點害怕,又似乎瞬間會忘了這還是一條會漲水的河。
(二)
路過渭河橋,看到汪洋一片,似乎橋下所有的土地都被淹沒了。莊稼被泡在水里,只露出一個尖尖的頂子還在水中搖晃。辦完事,順著渭河大壩返程。在河堤的一條通往河灘的路上停下了,周圍都是圍觀的群眾。聽說政府害怕有人會在灘區收莊稼,就派人在各個路口把守,不讓大家下到河灘。路上焦急的人們,看著一年的收成被水淹沒了,一個個都是表情凝重、痛心疾首的樣子。可是又沒有什么好辦法。在洶涌的水流面前,莊稼和樹木都在水中泡著,人顯得那么渺小,又能做什么呢?還好,大家的住宅都被大堤護衛著,否則,損失就更大了。聽說,這幾天還要降雨,還要漲水,看著人們即將到手的收成眼睜睜被水毀了,誰又都沒有什么好辦法改變。只有等了。偶然還可以看見膽子大的人,自己提著一個竹籠,劃著輪胎制作的小劃子在莊稼中間穿行,似乎想盡量減少損失。可是這又有什么用呢。
在水流面前,我們很無奈。也許,過度開發過度開墾和僥幸心理害了我們,總想著也許會有一點收成呢。
(三)
小時候遇到這樣的大雨景象,如果持續時間長了,政府就會動員大家搬家或者投親靠友。現在,大壩似乎就是固如金湯的長城,據說可以抗衡百年一遇大洪水了。我記得2003年的那一場大雨,就真的好像是人生中的災難記憶一樣了。路上的泥濘已經超出了人的忍耐極限,到處都是水,河堤下的河水感覺就像是在自己腳下一樣,搖晃,隨時準備沖破堤壩的阻擋,像是個海洋一般淹沒村莊和人們。渭河的水倒灌了所有的南山支流,每一天每一刻人們都在盼著別下雨了,別下雨了,趕緊讓太陽出來吧。記得我家也找了個半原上(高處)的親戚,趕緊先把糧食和一些認為貴重的物品搬了上去。還好,最后洪水退下去了,人們又重新回到了安詳家園。最后,村里幾乎家家都是成箱成箱的方便面和火腿腸。我們也享受了一回災區的待遇,只是而已。
東奔西跑的躲水的記憶,似乎再也抹不去了。看著大壩上只是個別人的焦急,大多數人好像就是看著一個場景了。
(四)
每次回家,喜歡沿著渭河大壩走。一路風景里,感覺都是親切的,味道也是成熟的香甜的。一條河流蜿蜒,大壩也順著伸展。行走在大壩上,安靜的河流,只是在河道里像是個安靜的小孩子,慢慢流著,流向遠方。偶爾的雨水,也只是習慣性地浸到河岸上,好多年都沒有見過這么大的水了。站在大壩上或者河岸上,只感覺自己的神經緊張的,配合著水流洶涌的樣子,快快地流過眼前。這次行車走在大壩上,也感覺一邊是安詳和鄉村,一邊是急流和洶涌,左右手的距離,卻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了。多少年不見的大水,引得河堤上到處都是觀水的人們,路過一座橋,竟然還有人大白天在擺攤賣炒涼粉和食品,看樣子,生意還不錯呢。
水流著,人們安心生活著,誰也沒有感覺到妨礙誰一樣。這需要底氣,更需要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五)
報紙上、廣播里、微信朋友圈里,到處都是渭河漲水的照片和視頻。好像大家都很少見,又好像大家都很關心,這么大的水這么多的水,一夜之間就占據了河道和種有莊稼的河灘地,這是壯觀還是驚奇,亦或是驚嘆,都好像印記一般鐫刻在人們心里了。聽說老家好幾個在外工作的人都領著媳婦孩子回家了一趟,也聽說有幾家都攜家帶口的在看渭河漲水的樣子。家在渭河邊,我們都是渭河邊的人,這樣的景象還不多見呢。孩子也打過來電話,說他看到了渭河漲水的樣子,好想從外地回家一趟,想親眼看看渭河漲水的樣子。聽說未來還有幾天的雨,不知道過了幾天后,渭河漲水的樣子是什么。不過,感覺大家心神俱安,街上的秩序井然,你就應該知道,這次漲水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影響不大。
經歷過了,大家都很平靜。就像這次漲水一樣,慌什么呢。我們和國家一起成長進步,看著穩穩的寬寬的結實的大壩,更無須慌神了。
家園就在渭河岸邊,渭河岸邊有家園。
洪水流過了,我們仍舊各干其事,各安其心。不管從近處還是從遠處甚至從朋友圈里看得到的渭河,仍舊是流淌經過家園的一條河而已。還在小時候的記憶里搜尋,感覺渭河仍舊沒有長大,還在緩緩流淌,流在我的心上一般。
許多美好的往事,都在河岸邊發生。關于渭河關于記憶關于心里的那些事,一幕一幕如水流流向遠處流向天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