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人活世上不容易,有時簡直讓人火冒三丈,怒氣沖沖。但是,發怒畢竟對身心不好,平心靜氣才有益于健康。古人說,匹夫之怒,免冠跣足,以頭搶地兒;天子之怒,付尸百萬,流血千里,可見發怒的后果很嚴重。一個人,要學會制怒,平息內心的怒火,心平氣和地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據說,林則徐每到一處都要在墻壁上掛“制怒”二字。克制自然是必要的,為的是避免不可挽回的損失。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情緒發泄方式,理智一些,不傷害別人,一般自己消化了最好。松下公司有出氣室供員工發泄怒氣,似乎有點粗暴而殘酷。一個人要學會理智發泄的方式,科學制怒。
可以自言自語。不妨把憋在心里來不及講的、不敢講的、不能輕易講的,統統說出來,注意千萬不要讓別人聽到惹來麻煩,最好也回避一下別人,以免被視作自言自語的怪人。這實際上就是阿Q精神勝利法的發揚光大。
可以用文字發泄。林肯總統有寫信發泄的習慣,把怒氣都寫在信紙上,寫好之后不要寄出去,最好燒掉。也可以寫日記,寫紙條,把怒氣發泄發泄,最后撕掉。
可以找人傾訴。找信得過、人品絕對好的朋友,把怒氣暢快地發泄,讓好朋友替自己分擔一下,溝通一下,放松一下,平和自己的內心。
可以以創作發泄。屈原、司馬遷、曹雪芹、蒲松齡、李時珍等人因為各種麻煩和困擾而創作出流傳千古的作品,這種情緒發泄達到了一種很高的境界。一般人也可以創作,把怒氣發泄在作品上。
可以克制。在憤怒伊始最好不要講話。沉默促使人先思考,再開口。俄國文學家屠格涅夫說,開口之前,先把舌頭在嘴里轉個圈。
可以轉移。運用逆情緒思維,興許能夠稍稍緩解而把人引向理智。不要越想越氣,干脆別想了。干點別的事轉移注意力,比如跑步、看書、聽音樂、干活,等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出氣方式。
俗話說,百忍成金。要以和為貴,不要太沖動,要把身體來保重。表現自己的大量,才是真正有威風。四海之內皆兄弟,無謂冰炭不相容。能有修養謂之勇,處世溫柔最有用。平心靜氣想一想,安靜令人百事通。總之,要學會制怒,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達到海闊天空的境界,度過艱難而美好的人生。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