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今年的春節款款從容,比往年足足晚了半月有余。但終究是來了。雖然姍姍來遲,在這漫天大雪里,仍不緊不慢地逼近年關。伴著凜冽的寒風,去家萬里數月甚至積年的游子們,胸腔中跳動的那顆歸鄉的心更顯得熾熱。
每個出門在外的人,對家總有一種牽掛,這種牽掛往往寄附在具體的人或物身上,也許是父母、妻兒夫女、兄弟姐妹;也許是一道獨特的家常菜,只有家里才能烹飪出的味道;也許是一件老家具,承載著無數歲月的痕跡;甚至可以是家里豢養的寵物。如此種種,令懷鄉之情生動起來,飄忽浪漫,又有跡可循。
此時此刻,家里大門上那對輔首銜環叩開了我的記憶。我似乎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寒冬里徒手去觸碰它時,手指端傳來的冰涼和銹跡斑斑的粗糙,生銹的金屬在月光下泛著星星斑斕的亮光,像是夜晚的燈塔,指引我回家。
家里裝上那扇大門的時候,我還不到十歲,看著那兩扇赭石色的大門,上面嵌著涂金漆的四個金屬環,不由得想起媽媽看的宮廷劇中,兩扇宮門推開,伴隨著門軸摩擦的嘎吱沉重還有金屬碰撞的叮當清脆。那時候,我只知道那兩個金屬環是叩門拉門用的,并不懂那其中深藏的文化寓意。那兩個環嵌得很高,小小的我和弟弟,卯足了勁踮腳也夠不到,大人們偶爾會把我們抱起來滿足一下我們的好奇心,大多數是不耐煩理會我們的。于是小小的倔強在心里憋著,想要快快長大長高,有一天能自己拉起那兩個門環。
新換的大門很快就被別的新東西襯老了,家人的新鮮勁也很快就過去了。數十年的歲月轉眼流逝,長大后的我終于叫對了那兩對門環的名字。輔首銜環,多么動聽文雅的稱呼。相傳輔首是龍的第九子,商代時多用以做吉祥紋飾鑲嵌在銅器上。傳說中輔首性好靜,警覺性極高,善于嚴把門戶,因此漢代后多用于裝飾門戶,取吉祥納福驅邪避禍之意。經過歷朝歷代的文化及工藝演化,任何寓意吉祥的紋飾都可用于門環底座,即使銜環的不再是輔首,名字卻是被定了下來。
古時沒有門鈴,訪客在大門外拎起銜環,清脆地叩擊數下,院內的主人便應聲來開門。叩門的輕重緩急代表了來客的心情,主人聽著那幾聲叩門心里便有了些許準備。大二那年暑假呆在家,每每有人叩門,爸媽的反應甚是有趣。大多時候都是媽媽去開門,有時候是緩緩踱著,一邊還跟門外的人聊著,這一定是左鄰右舍來家里串門閑聊的,爸爸在屋里倒也能端坐著怡然自得;有時候媽媽疾步走著去開門,爸爸便在屋內拉著我布置茶點,待客人進門,一瞧,于我不甚相熟,那便是爸媽許久未見的朋友登門作客;如果媽媽小跑著去開門,一邊還對門外的人喊著“就來、就來”,屋里爸爸也穿戴著準備出門了……父母之間,他們與門外人之間的默契就被那對輔首銜環如此這般地培養起來了。
有一次,爸爸回來帶了對電門鈴,貼在大門上半個月,屋內的那只幾乎沒有響起過,來人依舊是叩環叫門,父母依舊是聽聲辨人,那對電門鈴突兀的貼在大門上,沒人理會,最終被摘了下來。我想,電門鈴哪里比得上叩銜環這般有趣啊。
現如今,那對輔首銜環上的金漆被歲月侵蝕脫落,拉動它也不再是我心心念念的登天難事。但我卻在這寒風呼嘯的夜晚想起它,想起它叩叩的聲響,想起它硌手的紋路,那樣的一塊兒冰冷竟讓我想起家的溫暖。我知道,無論我走多遠,離開多久,當站在它面前輕輕叩打的時候,母親會從院子里應著聲為我開門,接我回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