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出生于一個書香門第,爺爺當年是一個教私塾的先生,爸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師,從事教育事業38載。父親一直要我接替他的書箱與教鞭,但我未能如父親所愿,高考落榜之后毅然從軍獻身了國防事業,軍裝一穿就是19年。
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到了部隊之后,我還是能夠一直堅持讀書、買書、愛書,寫作一直也是我的個人興趣與愛好。我現有各類書籍約3000余冊,多年來業余時間寫作達30余萬字,業余攝影的相片達一萬余張,收集的各類剪貼本達10余本。記得我當兵的第一年,每月的津貼費只有27元(含海島補助3元在內),我基本上每月買書要花費20元。我入伍當兵在福建省平潭縣,連隊離縣城約30余公里,乘坐三輪車要二十來分鐘,每個星期我都會向連首長請兩個小時的假,去平潭新華書店買書,有時為了買本書,甚至跑步來回。連長見我喜歡讀書,干脆就讓我管理連隊的俱樂部,每天中午和晚上只要我一有時間就到俱樂部里面去看書,摘抄讀書筆記,寫寫文章等,連隊每年組織的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我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并且獎勵的也是書。
由于要買書,所以出入平潭縣新華書店的機會也多,相同的愛好,相向的志向,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我認識了一個女孩,她也經常到平潭縣新華書店買書看書,我們兩人談的很投機,因書而一見如故。“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在一起開始談書、談人生、談理想、談進步,后來談愛好與興趣,談寫作,寫了文章這后還互相寄過去讓對方進行點評,談意見與建議。后來,自己覺得好的書干脆買上兩本,寫上留言進行互相贈書,共同勉勵對方學習與進步。
再后來,從談書到談事業與工作,兩人互相鼓勵與幫助,有喜事快樂事時互相享受,學習生活工作當中受挫折時互相鼓勵,在人生的道路上互相攜手前行,進步都很大。當兵第三年,我考上了軍校當了軍官,立了獻身國防之志,她也考上了大學,畢業之后走上了“園丁”的崗位,繼續與書結了緣分,立了獻身祖國教育事業之志向,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決心,立足三尺講臺,手執教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社會的人才與棟梁。后來才知道,她也是為了替我圓父親的一個心愿。
經過時間的考驗,經過相同知識的熏陶,再后來,我倆干脆把書都簽上兩個人的姓名共同擁有。書緣,使我倆走到了一起,擁有共同的語言,彼此互相了解與默契,后來一起成了家,共同在一起生活,平時一起讀書,一起閱讀,一起談論書,點評書中內容與細節。每每我倆走進書房,抽出曾經互相簽字贈送的書籍,雖然事隔二十多年,但品味十足,意味深長,記憶猶新,從不感到陌生。現在女兒也讀高中了,她曾多次問及我倆,怎么家里的書架上有那么多相同的書啊,并且還都是簽了你們倆個人的名次,我們對女兒說:那是書緣,我和你媽媽是因書認識的,書的知識讓我們走的更遠,走到一起來的,書是我們談戀愛的信物,書永遠是我們彼此信任的焦點……。女兒聽了是懂非懂的摸著頭皮說道:真浪漫!
是啊,女兒的一句“真浪漫”,讓我倆更加自信,更加感到書中知識的力量。前幾年,我倆重回老部隊時,特意抽時間再次到當年常買書的新華書店去逛了一個多小時,雖然當年擺放書的書架變了方向,但大致的格局還在,記憶中的印象一點不失回憶的味道,邊逛邊聊,我倆四眼相對,一切都在不言中……,并且彼此的都笑了,倆人手牽著手浪漫的走出了書店。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