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龍頂山上景,九間棚外春”,久負盛名的九間棚位于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天寶山風景區內,其村舊址為天然形成的山洞與砌墻合圍的石棚,棚內原有龍、虎、牛等石雕。傳說有一劉姓夫婦拓荒至此,搭建石棚穴居與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因子嗣眾多,砌石為墻分為九室,故名九間棚。這“九間棚”也因此傳承了祖先們的意志,不畏苦難的“靠山吃山”精神,最終成為“九間棚人”力量的源泉。
說到“九間棚”,就不得不提以“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堅韌不拔,艱苦創業”聞名全國的九間棚精神。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當時該村黨支部帶領眾鄉親白手起家、艱苦創業,開創了“九間棚”的新時代。如今,這里已是森林茂盛、桃紅梨白,成為著名的全國農村旅游示范點。站在龍頂山山頂,低頭俯視,今夕對比恍如隔世,一邊是食不果腹的石棚日子,一邊是整整齊齊安居樂業的民居,艱苦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但我依然感受到一種精神星火相傳,一條血脈源遠流長。
九間棚村四面懸崖,山高澗陡,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村民生活十分艱苦。1984年,劉嘉坤被村民選為村支部書記后,九間棚村黨支部全面實施架電、筑路、整山、治水工程,開始一段艱苦奮斗的“崢嶸歲月”。回想當年,架電沒有錢,自籌資金時的窘迫;面都一千八百多斤重的水泥電線桿,眾人硬著頭皮說抬就抬的拼勁;筑路、治山,說干就干的韌勁。就這樣他們“通上了電,走出了大山,筑起了新房,鼓足了腰包”。這就是不屈不撓的九間棚人,他們從最貧困的起點起步,從不哭窮;他們勒緊腰帶搞工程,創造了奇跡。走在村里平整的柏油路上,看著旁邊一排排電線桿,望著遠方的良田、林地,我仿佛看見了當年的景象,大家不畏困難,咬著牙,擦著汗,堅實地向前,一步一步……
“龍頂山龍虎斗地,九間棚九龍擎天”,九十年代一部反映九間棚艱苦創業的事跡由上海電影制片廠制作的《沂蒙山人》橫空出世,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九間棚”由此也成為了沂蒙山的一面旗幟。看著畫面里“九間棚人”自力更生,艱苦卓絕,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實現了久違的夢想。觀眾的眼中閃現著淚光,閃現出一種發自肺腑的欽佩。“九間棚”是一種怎樣的精神,除了“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堅韌不拔,艱苦創業”,更是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奉獻精神。
現在的九間棚已經煥然一新,每到四月,千樹萬樹梨花開,四面八方來賞花的絡繹不絕。一片片梨花充滿春的氣息,一團一團彰顯生機,都是不是透出“九間棚”生命力。鳥聲啁啾里,我們穿過氣浴清新的果林,翻過青翠宜人的溝谷山崖,一首“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的《沂蒙山小調》在林間流淌,唱出一股堅忍不拔的“九間棚力量”。
峰回路轉,遠遠望見一個半山腰的小山村,樸素素的出現在眼前,那里已無住戶,滿壁石頭,無聲訴說著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當年前輩們辛勤勞作,披荊斬棘,艱苦創業;今日子孫后代,前仆后繼,發揚傳統。“九間棚”是一顆藏在深山里的明珠,一代代沂蒙人用他們一份樸實、一份剛毅、一種執著,終使明珠大放異彩!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