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2018年2月24日,當代著名作家紅柯先生因心臟病突發,在西安去世,享年56歲。他的去世,不獨是陜西文壇的重大損失,也使中國文壇痛失棟梁。他生前寫了《百鳥朝鳳》、《好人難做》、《西去的騎手》、《跟月亮結婚》、《再到太陽發芽》等等作品,可以說是常常拼著命去寫作。在漢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袞雪》2018年第二期上登了幾篇文章,紀念紅柯先生。其中,有一篇文章《用生命享受藝術,用藝術滋潤生命》,是寧慧平寫的,作者感慨地寫道:“希望每一位奔跑在文學道路上的老師文友們,別忽略了身體發出的訊號,有張有弛,少熬夜熬身體,活得久,才能創作更多的作品。”由這件事,我想到了養生問題。
先說養生的概念。養生首見于《呂氏春秋》。其曰:“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從字面上理解,養生即護養生命之意;狹義的養生一般只局限于個人衣食住行方面的調養;實際上養生的概念很廣,幾乎囊括了優化人類生存環境、善化人類生命質量的一切內容。一般而言,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手段或方法護養人體生命的主客觀行為,或根據人體生命過程的活動規律所進行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的心身護養活動,稱之為養生。養生包括心理養生、生理養生兩大方面,前者強調精神層面的內在休養和平衡祥和的心理狀態;后者注重身體上的放松和康復,以及身體機能的維護。養生的方法很多,單靠某一方面的調養難以達到養生的目的。要達到養生的目的,比較好的方法是結合旅游,從休息、運動、療疾和益智四大方面將旅游項目、休閑活動與養生相結合起來。
再說養生休閑。利用休閑來調節心態,解郁強身,稱之為養生休閑。包括人們在閑暇時間放松、調整、健康、健美、益智、延年等各類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養生休閑是一種旅游活動,它是以養生為目的來選擇地點,安排內容和進展,考慮節奏快慢,強調飲食、健身、娛樂等諸多方面,促使休閑參與者盡量保持身體各機能的平衡,以確保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養生休閑旅游活動適合各種年齡層次的人參加,而不僅僅局限于中老年參與的一種旅游活動。養生休閑既是一種休閑類型,又可以融合到其他各種休閑活動中去——關鍵看這種休閑的動機是否是回歸到自己的身心內部,休閑活動中有沒有融入養生學方面的內容,是否對身體產生有益的作用。
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面臨著殘酷的競爭壓力,加上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失眠、抑郁等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比例越來越高,這種狀態單純依靠醫學和治療的手段很難取得明顯的改觀。這種狀態如不能及時得到緩解和消除,不僅會引發各種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還會加大社會對于醫療資源的依賴,增加國家醫療保險的負擔。而隨著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進一步提高,開始更加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對各類養生保健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人類健康狀況的惡化及對健康的追求,以及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多,帶薪休假制度的實行,給旅游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者需要一種能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徹底放松,使他們的健康狀況得到改善的旅游項目的出現。
中國的養生文化淵源流長,千年的傳承讓我們有了好的養生方法與理論。但是現在的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已經沒有追求緩慢養生的耐心。在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時代精神上的滿足又成為大多數人的追求。在旅游中的放松和愜意讓旅游在中國熱起來,其實21世紀,追求健康長壽成為逐漸富裕起來的中國人生活的主題。這為養生旅游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養生旅游的時代悄然到來,它帶動了養生旅游產業的發展。一些擁有養生旅游資源優勢的旅游景點或風景名勝區、旅游勝地,都在開始構筑養生旅游產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對短期和雙休日觀光休閑度假、回歸自然、體驗田園情趣的市場需求日趨增長。加之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生態環境日趨惡劣,人們向往回歸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氣,清幽雅致的環境。同時也希望能品嘗到綠色無污染的綠色食物,體驗農業生活的趣味,這些都為健康體驗的田園綜合體旅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人們完全可以利用余暇走向田園,記住鄉愁,留住美好,享受綠色,達到養生保健、益壽延年的目的。
人只能活一次,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注重身心保養,提高生命質量和生活價值。特別是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比如,要保證良好而充足的睡眠,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有節制地飲酒,多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內生態環境,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搭配平衡,盡量少吃藥和濫用抗生素,合理膳食,規律生活,經常保持微笑,多聽聽音樂,多到田野中去看看綠色,少吸煙或不吸煙,多看書,勤思考,感知美,享受美,等等。要有高尚的人格,保持內心平衡,心存感激,優化思維,擁有完美的生命和快樂的人生。不要只知崇拜金錢和權力,要平心靜氣地好好活著,讓生命升華和充滿喜悅,把健康長壽的夢想變成現實,做一個無私的、大寫的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