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澤東的《西江月·井岡山》真實寫照了井岡山巍峨險峻的地勢和紅軍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革命勝利。2018年8月13日,筆者與崇左煙草支部的黨員們一起,有幸踏上了這一片熱忱且散發著紅色革命光芒的神圣土地。
盛夏的蟬鳴配合著劉宇祥教授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啟工作新征程——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專題教育課,我的心,也隨著生動的故事情節,俯瞰著1927年的華夏大地,那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年代。灼熱的陽光如影般跟在我們身后,和我一起聆聽著曾志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紅軍醫院的悲壯歷史,緩步走進紅軍醫院昏暗的醫藥房間,看著紅軍戰士用過的病床、竹片磨制的手術刀、用了又用的繃帶,遙想當下我們的生活,愧疚之心油然而生,這,就是無數革命先烈畢生所追求的共產主義吧。如今,年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根本無法想象當時的醫療條件是何等的艱苦,也未曾想過眾多的共產主義傷員,在落入敵軍敵手時,毅然決然地選擇犧牲時的壯烈。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這,就是共產主義革命者!
暖黃的陽光灑在酣睡的臉上,一夜都在夢回那個時代,夢見那些執著而又堅毅的臉龐,久久無法忘懷。早飯過后,我們體驗了一把“朱毛挑糧小道”,原本以為輕松的400米,結果我們肩不挑,手不提,最后走上黃洋界還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對比當年,物資封鎖、糧食奇缺的困境,老一輩的革命領導人發起挑糧運動,帶頭挑糧,上下往返可有多少個400多米啊。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這才是一位共產黨人應有的信仰,這才是一位共產黨人應有的力量,唯有大浪淘沙,百煉成金,才能鑄就一位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信仰,從一條長長的挑糧小道開始,無怨無悔,執著一生。
無言的花圈,攜著沉重的步伐緩步走上烈士陵園,每一步,都是莊重而肅穆,每一步,都是堅定而敬畏,每一步,都是生生撕裂的吶喊!那,是我們的同胞,那,是我們的英雄!石碑上鐫刻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張稚嫩的臉龐,每個身軀,都是鑄就新中國的鋼鐵長城,每個靈魂,都是歷史無言的推動者。我靜靜地撫摸過一萬五千個英靈的名字,他們仿佛在訴說著對新中國的渴望,因為,那彌漫著炮火的,是他們的祖國!
紀念大堂里的無名紀念碑,無聲的訴說著悲壯的歷史,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是我記住了他們的靈魂,也記住了他們的信仰。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鑄就新中國的靈魂都是那么的年輕,都是那么稚嫩,而身處和平當下的我們,缺少了血氣方剛、缺少了拳拳報國之心,本該吃苦耐勞的我們,忘記了在黨旗下的信仰,忘記了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氣魄。作為一個煙草人,一個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將用我的紅色血液,努力澆灌行業的花草,用至韌如山的精神,報答行業賦予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