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生我養(yǎng)我的擺羊河村,河流綠水,河岸青堤,草茂花繁。不管春秋冬夏,不管風霜雨雪,各種常綠木與落葉木相間,各種隨季節(jié)次第開放的花,春草已經(jīng)發(fā)芽冬草依舊泛綠的景象,相互交織。常年耳濡目染,生在其中,不免烙下草木的屬性,像有了草木之心。
擺羊河小學校坐落在老盤江河堤上。春暖花開,花木掩映。陣陣春風,送來縷縷花香。瑯瑯書聲在百花氤氳的香里,在溫暖的風中,在明媚的光里,飄蕩開去。而那些含苞待放的花朵,那些已璀璨綻放的花朵,因了瑯瑯書聲,似乎,也吹響盛大的號角。招蜂引蝶,釀造甜蜜,傳遞快樂,為結(jié)出碩果而潛滋暗長,汲取力量。放學走過滿是花的田野,隨手折幾枝,用玻璃瓶裝上水,置于神龕,或置于床頭的木箱子上,或置于廚房的柜子上,簡陋的家居、庭院,因了幾枝野花的到來,使原本不缺花的院子,增添了幾分野趣、活潑。因為花朵,夢也變得繽紛盎然。
花兒凋謝,草卻一直往深處蔓延它的翠綠、深綠。薊、馬齒莧、鴨跖草、魚腥草、酢漿草之類的草,在自己的綠中,生出耀眼的光彩。其實更多的草,它們樸實無華,生長在路邊、田野。春來吐綠,夏來蓬勃,秋來換一種色調(diào),冬來依然在腳底積攢綠意的能量。擺羊河村的草,即使蕭瑟的秋風,寒冷的白霜,也總有那么幾種一直堅持著綠,直到來年春天的新綠鋪展,它們才漸漸退出季節(jié)的舞臺。
曾記得,冬日陽光普照的早晨,云霧繚繞。在村莊附近的河堤上放牧,猶如置身于仙境。選個背風的干地塊,生一堆火。一邊烤火侃天,看裊裊炊煙,一邊默數(shù)依然泛青的草葉上的露珠,隨意滋生一些想象。那樣的晨,寧靜中,因一抹抹的綠而富有詩意。
谷雨時節(jié),滿枝頭的梨花就盛開了。五瓣梨花,潔白耀眼,芳香撲鼻。暖風拂面,徜徉于梨園邊的河堤,留連忘返,心曠神怡。我喜歡梨花,喜歡她們的冰清玉潔,端莊素雅。可我更青睞于梨葉,崇敬她們的執(zhí)著與善良,樸實和無華。我欣賞梨葉的無私和堅韌,佩服她們的品格與胸懷如日月一般的博大。
梨葉借點點春雨滋潤,悄然無聲地出現(xiàn)在梨樹枝頭時,梨花早已競相怒放。人們贊譽梨花時,弱小的梨葉沒有絲毫的妒忌,她們在沉默中泛青著綠,積聚力量,慢慢地長大。梨葉從不理會梨花的風流,也不會哀嘆自己的命運不佳。她們忠實地守衛(wèi)著自己的崗位,不計較位置的高低,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勃然奮發(fā)。梨花殆盡,梨葉才悄悄地展開腰肢,朝氣蓬勃,生機盎然,卻從不自大。她們用自己的身軀把梨園染綠,大地也因此不再是蒼白單調(diào),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蕩漾,熱鬧繁華。可梨葉依舊是梨葉,還是一如既往地沉寂無言,無私坦蕩,洗盡鉛華。
梨葉的責任是為幼果輸送營養(yǎng),讓幼果成熟長大。為了這份神圣的責任,風來了,敢于挑戰(zhàn),雨來了,敢于搏殺。梨葉在默默奉獻,人們卻總是將她們遺忘到天涯。梨葉始終信守著一份諾言,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更不會去在意什么。無論如何,梨葉依舊是鞠躬盡瘁,任憑風雨交加。當人們從梨樹上摘下累累果實的時候,梨葉的生命也耗到了盡頭,可她們毫不悲觀失望,積聚成團團簇簇的火焰,將層林盡染,“霜葉紅于二月花。”
梨葉生得從容,去的悲壯。梨葉為了追求一個目標,甘愿奉獻,平凡中彰顯出的是高尚和偉大。梨葉一生心地無私,胸懷豁達。我喜歡梨葉,喜歡它們與生俱來的傲骨。我贊美梨葉,贊美她們的品格與精神,腳踏實地做事,從不虛張喧嘩。
梨花落盡,梨樹寬大的葉子長了出來,形成涼涼的綠陰。烈日下,給孩童帶來愜意、涼爽。記憶中,地頭有這樣一棵梨樹,枝干彎曲,從地埂上垂下來,夏日形成的陰翳,往往是我庇護的港灣。玉米長到一人多高,需要到地里除草,鋒利的玉米葉劃過臉頰,汗水侵入,疼痛難耐。耐不住,父母會讓我到梨樹下乘涼,小憩。等攢足了力氣又繼續(xù)除草。那時的夢是,如果梨樹的陰涼能成為一朵移動的云,置于頭頂,擋住毒辣的日頭,該是多么的舒暢。仿佛這樣想著,心里也會滋長些許涼意,手上又有了揮舞鋤頭的勁。
擺羊河的樹,更多的是偉岸、是茁壯,像村莊挺起的胸膛。河堤接近水邊的松樹,不管季節(jié)如何更替,根緊接地氣,葉,傲視烈日或凌冽的風。經(jīng)過風雨,昆蟲的蠶食,越發(fā)的精神抖擻。普普通通的松樹,和擺羊河村樸樸實實的男人極其相似。他們經(jīng)歷饑荒、動蕩,經(jīng)歷貧窮、愚昧,經(jīng)歷迷茫與焦灼,但一直默默堅持、承受。當云霧散盡,春風洗禮,他們挺成脊梁、支柱,村莊生機勃勃,村莊煥發(fā)青春活力。
一花一草一木一世界,走出來,身心愉悅,生命得到洗禮,草木之心再次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