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書記,這是我的黨費,上個月老毛病犯了沒能去支部交黨費,今天你們來,我剛好補交上。”大鵝社區74歲的困難老黨員張培于雙手將黨費遞到支部書記手上。
慰問困難黨員張培于(左一)
這感人的一幕發生在9月21日的下午,臨近中秋佳節,重慶中煙涪陵卷煙廠制絲車間黨支部黨員代表到結對幫扶的涪陵區馬鞍街道大鵝社區慰問困難黨員,張培于就是其中之一。
在去的路上,大鵝社區支部書記王映蘭給我們介紹了這位困難黨員的情況,張培于已經74歲了,患心臟病快30年了,丈夫因其患病拋棄了她和孩子,兒子在10年前患上心肌炎,不能干重活,外出務工更是不行,一家唯一的經濟來源就靠兒媳打點零工,生活愈發捉襟見肘。體弱多病、行動緩慢、少言寡語,我腦海中不免浮現出這樣的形象。
王映蘭領著我們穿過田梗,就看到張培于家的院子,院子掃得很干凈,四周的東西堆放很整齊,一個矯健的身影正朝屋子大門口過來。
“張大姐,我們來看你了!”
“呀!書記呀。你們好呀!”說著老人家轉身抬著根長凳走到院子里來迎接我們。
張培于反應靈敏、干事利落、步伐矯健,一看就是個典型的莊稼人,跟我想象的樣子大相徑庭,絲毫沒有病人的感覺。
“剛從地里回來,突然感覺心跳很快,頭有點暈,才進屋吃了半片藥,就看見你們來了。”張培于臉上掛著笑容。
“張大姐,這是涪陵卷煙廠的黨員同志,專程來看望你的。”王映蘭拉著老人家的手。
“太感謝你們了,快坐快坐。”老人家極為好客。
“老人家,您好呀,我們專門來看望你,提前祝你節日快樂!”我們連忙向張培于問好。
一陣寒暄之后大家便坐下聊了起來。
“老人家,您還記得你好久入的黨嗎?您當時怎么入的黨呀?”同行的一位同志好奇的問到。
“79年!4月16日。”張培于不假思索地說。
“那時我在生產大隊里老實、勤快、肯干,組織看我干活積極、愛幫忙,就介紹我入黨了。”老人家原本就神采奕奕的臉上更添一抹笑容。“對我來說入黨是件大事,很光榮,當時我們大隊只有三個女黨員,我就是其中一個,很多人都羨慕。”
真誠的回答,樸實的話語,那種自豪感讓人感動,張培于告訴我們,她父母死的早,已經記不得自己的生辰,只知道自己生于解放前,但是入黨的時間卻記得清清楚楚,因為她就把入黨那天當成自己的生日。
張培于很健談,她給我們講述了自己和兒子患病的經過,雖然身體不好她還是一直堅持種點莊稼維持生計,其中還有不少趣事兒,言語間沒有絲毫對命運的抱怨、對生活的失望、對生命的質疑,笑呵呵地述說著以前的苦日子。
“書記,這是我的黨費,上個月老毛病犯了沒能去支部交黨費,今天你們來,我剛好補交上。”當我們起身準備離開,張培于走到王映蘭面前從褲兜拿出疊放整齊的錢,雙手放進王映蘭手里。這句話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霎那間連空氣都變得靜穆,令人感動。
“老人家,沒關系的,支部正準備幫你向黨委申請減免黨費。”王映蘭握著張培于的雙手說。
“我再窮,黨費還是得交,交黨費不是負擔而是我光榮的義務呀,我什么苦日子沒過過呀,都交了快四十年黨費了,只要還活著我就得交。”老人家一下子變得很嚴肅。
大家被老人家這話深深地震撼了。疾病帶來了貧困,生活愈發的不易,卻絲毫沒有折磨掉這位老黨員的樂觀與信仰。
老人家十分熱情,一直送我們到路口,幾番謝絕也無法阻擋她,當我們走出路口,回頭揮手辭別時,看見老人家仍然神采奕奕站在那,微笑著向我們揮手道別,在夕陽的映襯下,那瘦弱的身形仿佛變得高大了,遠遠望去熠熠生輝。
張培于,一名平凡的黨員,沒有可歌可泣的事跡,沒有驚天動地的功績,物質的貧瘠并未侵蝕她富裕的精神高地,生活的困苦并不能消磨這位老黨員半點黨性。她用實際行動傳承著一名共產黨人堅韌頑強、樂觀向上的品質,履行著對于組織的承諾,堅守著對于黨的忠誠。
這是一場精神洗禮,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與思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