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經常會有同事問我:女兒什么時候結婚呀?我說:孩子的事,孩子自己做主,當家長的就不強迫孩子了,再說強迫孩子有用嗎?話雖是這么說,但心中還是蠻期待的,就盼孩子能早日成家,過上自己的幸福小日子。我想,這大抵是每個當家長的共同心愿。人就是這樣,總是在各種期待中過日子,直到老也不會停歇。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快些長大,而羅大佑的那首《童年》就是兒時最生動的心理寫照。“什么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盼望假期干什么?當然是能玩,能不用整天想著完成作業而開心的玩,想來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盼望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又能干什么?當然是為了不受欺負。那時候的學校門口,總有一堆一堆的劣跡青年,今天向你借自行車,明天向你借兩角錢,不借就會挨上一巴掌。所以,為了不受欺負也要快些長大。就是這樣,很多伙伴都是迷迷糊糊過完了童年。
而長大了,煩心事更多,期待的事也更多。學習好的,自然會期待著能考上一所大學。八十年代,高考升學率不過百分之三、四。也就是說一百人當中,也就那么三、四個人能考上大學。因此,大多數人期待的是畢業之后能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什么樣的工作才算是理想工作呢?銀行、商場自不必說,環境好,而且干凈,所以很值得期待。不能去的,便期待能退而求其次,找到一份國營單位工作。那時候,國營單位效益都不錯,你發的福利多,我發的福利也不少。所以,大家期待的是能干上車、鉗、銑,不但有技術,而且威風。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了,又開始期待能找到一位心儀的對象。不能在一個單位找,那樣事兒多;不能找農村戶口的,那樣會帶來很多麻煩;不能找花錢大手大腳的,那樣的人不會過日子;不能找……但緣分這東西誰又能說得清呢?雖然期待很多,但緣分到了,誰還會去管是不是一個單位,是不是農村戶口。結完婚,又開始期待,會有個男孩或是女孩呢?有了孩子,又會期待將來會不會成才呢?而自己也在這樣的各種期待中,步入了中年。
當然這些都是一些大的期待,而一些小的期待又充斥著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早上起來,你會期待不會塞車。坐在車上,你會期待今天的心情如何。下班時,你會期待晚餐是不是你喜歡吃的。晚餐后,又會期待你追的電視劇是不是如你想象的那般演繹。月初的時候,你會期待月末的那次旅行。月末的時候,你會期待節日的那場聚會。年初的時候,你會期待一年當中的收獲。年末的時候,你會期待來年的好開端……
日子一天天的過,期待一天天的等。即便你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你仍是很期待,因為只有期待才會讓日子有盼頭,生活有樂趣。母親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時常念叨一句話:真怪了,怎么好好的說不能走就不能走了呢?于是,能下地走成為母親生命最后階段的最大期待。但臥床兩年有余的母親,已不再是年輕時的母親,因為歲月早已奪走了母親行動的能力。不過,母親正因為有了這份期待,才讓她有了生存下去的目標,而這份期待也讓母親在生命最后階段,活得更充實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