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幸得友人相邀,飯后移至其雅室品茗。
之所以為“品”,友曰:“喝茶,僅僅是把茶當飲料解渴;而品茶,不僅能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更講究水質茶具和沖泡,我之陋室雖簡,卻也名茶泡制工具一應俱全,能約三兩友人把言談歡之余,沏一壺悠悠清茶分享,亦可稱之‘品’。當然,這僅達到茶道初境。要到達茶藝境,需講究一種優雅的環境、和諧的氣氛、舒適的音樂、唯美的泡制;最高境的茶道又在于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茶中有我,我中有茶,人與茶合一’的無我之境!”
友人是茶界的行家,在他的一沖二沏三品中,我真真切切在茶世界暢游一回,都說茶是“一片樹葉的故事”,友人把茶葉從種植到成長到加工工藝再到走向市場的整個流程都一一娓娓道來。傾聽之間,從茶形到茶色、茶湯,我在觀其狀、聞其香、爵其味、回其甘中,仿佛親眼目睹那一顆顆被賦予生命的芽尖兒的成長成熟歷程。
“泡茶講究一茶養一壺”,友說。“茶亦如人,在煎熬成就一生!”“然,在煎熬中,要成就一杯好茶,最后的關鍵離不開一把好壺。”“一茶養一壺,不是說非得每一種茶葉都需要一把紫砂壺,但至少每一品種的茶要單獨用一個壺,因為每種茶的味道不同,若全部在一個壺中沏泡,就會味之不純。”“我們要把綠茶品出味精的味道,紅茶品出玫瑰的味道,黑茶品出陳舊灰塵的味道,白茶品出青草的味道(友戲稱之為他的‘彭氏品法’),當然在茶壺上就得講究一壺侍一茶,一茶養一壺,茶與壺相惜相融,從一而終!”一席詼諧話語,侃侃之間妙趣橫生,引得我嫣然大笑,更是興致連連。
“紫砂有很強的吸附性,善于吸收茶湯中的茶浸出物,所以若用一把紫砂壺,今天綠茶,明日紅茶,再者普洱甚至泡幾朵菊花,就會五味雜陳,毫無純正個性可言,只有一盞不侍二茶的茶壺才能鎖住茶的本味。”“不侍二茶在于一個‘專’字,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茶壺,它本身就是有生命的,得相處,得養,養出知己的感覺。”
音音裊裊、熱氣升騰之間,只見友每換一盞茶壺,都用洗茶水耐心澆灌壺身,沏完茶之后立即清理內部茶葉殘渣,并用茶水清洗干凈再沸水內外沖洗,涼至茶盤一旁。如此有條不紊的閑暇與細致入微的養護,難怪他的紫砂壺都養得晶瑩剔透、圓潤光滑。也不愧是茶里行家,他泡制的茶品,綠茶香郁味醇、回味甘甜;紅茶奶香馥郁、持久回甘;黑茶入口微澀、滋味醇和;白茶青澀鮮嫩、淡甜回舌。從不曾懂茶的我,此刻也忘卻了世俗煩擾,竟想起不知在何處看過的這樣一句清新淡雅之語:“品一杯香茗,攬一縷清風,賞一彎明月,陣陣茶香,久久彌存,人生之樂,就在于此”。就于此刻之我,掬一口香茗,洗盡塵心;聚一縷青絲,浸染神怡!今日于我,不僅是領略了茶之清純茶之芬芳茶之濃烈茶之閑適,更是領會了茶之自然茶之淳樸茶之真實茶之禪道!
一茶養一壺,在于其味純!
一壺侍一茶,在于其專情!
茶依壺相惜,余生緊相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