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冬的門檻上,走進飄雪的日子,我的鄉情也與雪花一起飛舞。在我心靈的詩章里,寫滿了對雪的思念與等待。我多想化作一片雪,飄灑在故鄉的土地上,親吻故鄉芳香的泥土。站在歲月的邊緣,我揮揮手向秋天告別,故鄉的秋天與冬天是我詩中不同的兩個章節。日歷如一片片雪花,不停的在歲月的天空里飄落。翹首企盼,故鄉紅紅的燈籠,已經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田野,拉不住風的奔跑,未及呼喊,便與冬的門檻撞個滿懷。天空越來越高了,海水越來越藍了,云朵越來越白了,楓葉越來越紅了。時光,僅一個轉身,已落葉滿肩。此刻,無需抬頭,更無需刻意,那些熱烈的、奔放的青澀,一夜間,被一個叫做成熟的詞策反。大片的金黃,是季節的書簽,在年輪的扉頁上,刻下熱淚盈眶。靜美,是秋的另一個代詞,在天高云淡里練習微笑并深情款款。每一個葉脈,都學會了從容;每一枚花瓣,都學會了處變不驚。遠山,多彩的裙擺已掩不住嫵媚,攀援的目光拔高了意象,溪水淙淙如一曲秋歌,只待,一聲鳥鳴,便風情萬種。厚重或遼闊,是此時最明媚的寫意,每一筆滄桑,都如人生。那么,就讓遼闊更遼闊,讓明媚更明媚吧,比秋更遼闊的是心胸,比秋更明媚的是人生!
站在冬的門檻上一想起故鄉,故鄉就近在眼前了,故鄉是游子內心永遠的傷,即便屏住呼吸也會痛,故鄉的山野豢養著,記憶里的童年,遠在異地高鐵縮短了鄉愁的距離。手機微信視頻,讓親情觸手可及,有時我甚至會覺得,故鄉和我一直就是在互相躲著對方,像故意而為之的惡作劇,即便是回到了故鄉只要張口一說話,已改的鄉音立馬就會出賣我的游子身份,而凋零的親友也總會讓我淚流滿面,對歲月如流有更為深刻的感受。站在冬的門檻的夜晚想起故鄉,窗外正寒流來襲風聲鶴唳,像炊煙般裊裊升騰的,乳白色的鄉愁,在周身泛涌的同時,竟又倏地凝作了破空而出的白發,有的甚至在剎那間遽離了身體——懸浮于空中輕輕地在飄蕩……
站在冬的門檻的傍晚,沿小城的河邊散步。隔水遠望,山溶于水,水倒映著山。款步徐行,隨手拈一片黃葉,葉面脈絡清晰,橫斜之間,仿若大自然跌落的幾個折疊小令,疏落幾筆,看了讓人思緒萬千。隨風拋出,葉隨風蝶舞,弧圓的軌跡充滿了飄逸的詩意,訴說著決絕的美、纏綿的靜。冬的門檻外,多像一幅斑斕的畫卷。濃淡的墨,恬淡執筆,隨心調和,宣泄的情感,在燦爛、多彩、沉靜中停留,秋的畫意里飽含著太多太多的人生內涵。
四季中,我最喜歡秋天,秋天沒有春花吐蕊的嬌嫩,沒有夏日的怒放,沒有冬天的冷峻,秋天里只有恬淡、安寧、平和。像一個成熟的男人,舉手投足中散發出來的韻味和灑脫,是擋也擋不住的,是過盡千帆的自若和安然。人到中年,愈發的“心素如簡、隨遇而安”,對簡單的東西越來越欣賞,凡事也不再爭強好勝,心素如簡,心軟如綿,清透如水。生活就像一張光盤,A面是憂傷,B面是歡樂,任何一面都是生命的旋律,如果懂得轉換,就能安靜地享受、平靜地欣賞。誰曾經說過:“如果做不了一棵大樹,就做一棵小草;如果做不了一座大山,就做一粒小小的沙礫。”人生經歷如深秋,經風霜,耐寂寞,才能真正讀懂生命的意義。秋,給我們一個主題自由發揮,若執著于真善,那生命是一條清澈的小溪,若自信與高尚,那生命是殘荷臨風。婆娑世界,長天秋影,自是一種境界了。耐得住寂寞,才真正懂得秋影人生的內涵。
冬的門檻外,宛如散文詩一般書寫在大地,吟誦在長空,婉轉在湖畔,絢麗在夕陽。冬的門檻外,是大自然進入到了極致狀態,猶如一位優雅而略帶傷感的成熟女人,她的顧目流盼藏不住特有的迷人風采。冬的門檻外,往往被文人墨客用來揮灑內心的明媚與憂傷,她無疑是詩情畫意的舞臺劇,完成一年四季中那一筆濃抹重彩,至少我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為之陶醉。當我驅車返鄉時,空氣越來越清鮮,視野越來越開闊,從繁華到素顏,從喧囂到寧靜。在所謂的城鄉接壤處,有仿佛《詩經》里的情節在演繹:道路兩旁的蘆葦迎風招展,且不招搖;夾道歡迎我這位故人,卻似乎又沒刻意。馳騁在那挺拔娉婷的葦稈和飄逸素潔的葦葉編織的旅途畫廊里,我的心境格外明朗,更有一股藝術的氣息在思緒里流轉。
深處的,那些思想,那些意念。該去的去,該來的來。枯了,殘了,不外乎老去的枝葉。誰又能記住幾粒,淺淺的鳥鳴,秋蟲呢喃。我知道日子,有長有短,有風有雨。有陽光灑滿的金燦,有月色撥弄的心弦。只是綻開,一筆由淺至深的絢麗。濃縮自己,寧靜自己。無思,無念。于是淺白,于是質樸。于是,由心深處,抽出一絲殷紅。涂抹未來的日子,予來年。在我的印象里,除了晚上的秋天,皆是那般溫度適宜、色彩盈潤,讓人情不自禁地詩意盎然。我忍不住駐車拍攝,遠處的鄉村新穎別致,在廣闊的田野里,在不知名的河畔,猶如一朵朵雛菊點綴其間,夕陽的側光讓鏡頭下的鄉村和公路更具風姿。我貪婪地“咔嚓”了一幀又一幀,如果不是后面傳來短促的喇叭聲,我幾乎忘了啟程的時間。
歲月的一個轉身,我們便走進了冬天。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孩子,笑著向我們走過來。那些被收割后的田野里,顯得有些蕭颯。金燦燦的稻谷早就已經回歸了糧倉。莊稼用金燦燦的收成為這個秋天,在秋天的畫卷上畫出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一串串火紅的辣椒,像一串串等待燃放的鞭炮,被掛在農家的屋檐下,映襯著農家的又一個豐收的景象。一片片火紅的楓葉,在秋天的邊緣唱起了最后的挽歌。它們紛紛的跳離枝頭,完成“落葉歸根”的千古學說。回歸樹根、回歸大地,是為了孕育明年春天樹木更加的鮮活。鳥兒們落在光禿禿的樹干上,那一聲聲的鳴唱,是不是在喚回曾經那些美好的回憶。駐足于這番境界,不由得令我自戀起來,穿著一襲風衣的我,邁著精致的步伐,徜徉在蘆葦深處,寫意在深秋里。要是恰巧有路人經過,我一定不顧唐頹,要請他幫我拍一組照片,不然真辜負這一段好美景、好時光。這深秋的景致,在我這樣一位感性美女的青睞下,一輛剽悍的越野車在不遠處有意無意地陪襯著,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回到老家,美美地吃了一頓。晚上躺在小樓房的二樓房間,略顯微涼的秋風不經意掠過窗,我還能體驗《楓橋夜泊》中的一絲美感,卻沒有詩句中的半點傷懷。早晨睡到自然而起,太陽還未升起,深秋的黎明又賦予我別樣的美麗和期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