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說
動物,是地球的讀本;
植物,是動物的根本。
人類,是地球的文本;
寬窄,是人類的書本。
一
植物才是這個世界的統(tǒng)治者。
25億年前,最早的植物在地球上出現(xiàn)。7500萬年前,人類及老鼠的最后共同祖先出現(xiàn)。
1500萬年前,猿從非洲遷徙至歐亞大陸,成為了長臂猿及猩猩。人類祖先從長臂猿形成。植物不僅來得早,也可能走得晚。
在電影《我是傳奇》的末世景象中,人類瀕臨滅絕,紐約曼哈頓街頭空無一人,卻長滿了各種植物。
對比人類,植物的特點是“靜”和“慢”。
缺什么吆喝什么,“靜”和“慢”正是人類推崇的美德,尤其是在當下這個喧囂而迅猛的時代。向植物學(xué)習(xí)“長期主義”,其意義不言而喻。
例如著名的紅杉資本,就用了樹的名字。紅杉是世界上最高的植物之一,能長到115米高,目前已知最老的紅杉約有2,200歲。
投資公司用這個名字,再好不過了。紅杉中國自稱“創(chuàng)業(yè)者背后的創(chuàng)業(yè)者”,致力于發(fā)掘和培育產(chǎn)業(yè)界的“參天大樹”。即使是在植物界內(nèi)部,長得快的樹木,似乎很難成材,也不容易長大。
植物的長期主義,似乎和人類的一致:
想遠一點兒,想大一點兒。
那么,什么是植物的“短期哲學(xué)”呢?
二
長期主義需要“延遲滿足”,但千萬別過頭。
經(jīng)濟學(xué)家本·斯坦在《投資21戒》里說,自己過于勸誡人們存錢養(yǎng)老了。他說,當年歲漸長,以超乎自己想象的速度老去,逐漸意識到,生命還應(yīng)當注重經(jīng)歷和享受。
推遲享樂甚至是大額消費,將財產(chǎn)留待年老以后卻無力享受,或者將其作為遺產(chǎn)留給下一代,在我看來并不是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
一旦能夠給孩子們留下相應(yīng)水準的遺產(chǎn),就讓他們自求多福吧。趁年輕,你應(yīng)該好好享受生活才是。
當然,我所說的植物的“短期哲學(xué)”,并非簡單的對“長期主義”的平衡。
我想說的,是關(guān)于“四季”。
四季并不屬于人類。一個四季對我們來說,只是催命的計時器;對于植物來說,卻是一世的輪回。
記得初中時的英語課上,學(xué)到春夏秋冬四個單詞,老師讓同學(xué)們挨個站起來用英語說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輪到我,答:All。我一直認為,季節(jié)的魅力在乎交替之間。
人一直在模仿植物,播種,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凋謝,輪回。但人不能擁有植物的那種四季交替的小周期。
很多植物過的是輪回轉(zhuǎn)世的生活,例如紅杉,最多可以轉(zhuǎn)兩千多次。
而人類只有一次。
人不能如植物般四季循環(huán),只有一輪春夏秋冬似的幼長老死,很多人還過不全。
不過,單季內(nèi)似乎也可以有個小型四季循環(huán),例如年輕人的未老先衰,稍安不久又重打雞血的中年,老房子著火似的人老心不老。然而如上種種,只是一列單向列車上上躥下跳的折騰而已。
對人類來說,一年四季太狠了,像一部90分鐘的電影,管你好看嫌太短、難看嫌太長,說完就完。
然而對于植物,出芽的欣喜,枝葉的茂盛,花果的收獲,落去的傷感,四季就是一輩子,每次就像玩兒不膩的小孩兒過家家,或每次見到主人都欣喜若狂的狗兒。
這不就是我們所期盼的,假如人生像一個可以干干凈凈重新再來的游戲,該多好呀。
植物與這個世界的關(guān)系,與時間之間的關(guān)系,用一個不正確的比方,多像:
兩個人既海枯石爛長相守,此謂“長期主義”;
又有每年換個心情般的新鮮初見,此謂“短期哲學(xué)”。
三
我喜歡植物。每當下雨天,我就想:嗯,它們有水喝啦。十多年前在廣州,我在郊外房子的院子里種了很多樹。
除了幾棵大樹,多是芒果、荔枝、龍眼、黃皮、大樹菠蘿等果樹。水果別指望有多少,但等待的喜悅,無以言表。
有年芒果大豐收,掛滿兩棵樹,吃不過來,竟沒摘完。
那次我在芒果里找出兩個特別的,裝扮了一下,如上圖。后來去臺灣,知道當?shù)赜们嗝⒐龀伞跋嗨脊?#xff0c;味道特別,這張照片倒是有“同曲”之妙。
最近在溫哥華布置新院子,除了設(shè)計師布置的基礎(chǔ)花草,我照例想多種果樹。
老外喜歡種果樹,但卻不吃。有次和朋友從家里走去女兒的學(xué)校,正是夏季,沿途摘人家院子里伸出來的果枝上認識或不認識的各種果實試吃,有主人在的,笑著說多摘點兒。
這些水果,大多喂了鳥,或者是被松鼠和浣熊吃了。所以溫哥華適合種的水果,多是鳥不愛吃的無花果和各種杏子。
我種了黃色和橙色兩種杏子,一棵梨樹,一棵柿子樹,兩株藍莓。
櫻桃格外招鳥,但也非種不可,而且需要兩株彼此授粉。還有預(yù)定的山楂樹,棗樹,香椿。爬藤類的則有葡萄和奇異果,以及觀花的鐵線蓮和紫藤。
我家LD尤其反對種蘋果,我說你天天用iPhone好意思不種棵蘋果樹嗎?如此貼切的理由并不見效,因為蘋果的確容易生蟲子。
但我還是打算悄悄種上兩棵,不是為了坐在樹下思考,自己也不愛吃蘋果,就是覺得“蘋果樹”光憑這幾個字就值得種。
記得2008年第一次到加拿大,去布查德花園迷路,停車問一戶人家,女主人正帶兩個男孩進門,轉(zhuǎn)身來熱情指路,她身旁一株掛滿果實的蘋果樹,不像被蟲吃過的紅通通的蘋果遍地都是。
此刻我正在書房,右側(cè)是書架,里面塞滿了用來自植物的紙張印刷的書籍。借助書籍,人類可以分享彼此的一生。
四
當我們追溯造物主億萬年的造化,當我們讀到千年前古人不朽的文字,也能感知植物的那種輪回式的智慧和樂趣。
左側(cè)窗外是剛種下的桂花和櫻花樹,以及馬醉木。這種植物有毒,馬誤食后就像喝醉了。
植物的名字很有趣,比方說玫瑰是因為好看而得此名,還是這個名字因為玫瑰好看而顯得美麗?又例如櫻桃是因為果實好看好吃而令其名如此性感嗎?
人類植樹,布置庭院,心底是想模仿植物與時間之間的那種令人羨慕的關(guān)系。
然而,精確而言,人的一生更像一株盆栽,《這個殺手不太冷》里殺手里昂帶來帶去的那種。
里昂說:“它永遠都很開心,從來都不問問題,而且也跟我一樣--沒有根。”
電影的加長版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里昂:“你也需要時間長大。”
瑪?shù)龠_:“我已經(jīng)長夠了,里昂、我正在變老。”
里昂:“我正好相反,我夠老了,但我需要時間長大。”
在電影的最后,瑪?shù)龠_來到了孤兒院,將里昂生前唯一的朋友--那盆綠植移出了窄小的花盆,栽種在大地之上。
那個盆栽叫銀皇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40厘米,莖直立不分枝,節(jié)間明顯。
葉互生,葉柄長,基部擴大成鞘狀,葉狹長,淺綠色,葉面有灰綠條斑,面積較大。根黃,豆芽狀,很小。
銀皇后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huán)境,不耐寒,怕強光暴曬,不耐干旱。
它適合待在通風(fēng)條件不佳的陰暗房間里,就像它的朋友殺手里昂一樣。瑪?shù)龠_去的孤兒院在羅斯福島,位于紐約。
所以,那株回歸大地的銀皇后,很快就會死掉,在時間之外的陰暗空間與里昂重逢。
思 辨 清 單
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植物的哪些精神:
1、張弛有道 ,自強不息;
2、適者生存 、愈挫愈勇;
3、從不放棄 ,努力向上 ;
4、剛?cè)嵯酀?#xff0c;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