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想來,對于寫作之愛好多是因為書信的緣故。上學那會兒,通訊很不方便,既沒有BB機,也沒有大哥大,就連電話都很少,更不用說如今人人都用的手機了。故此,人們交流多是書信往來,即便住在一個城市,若是遠了,或不方便時,也是靠書信交流的。
上高中時,同桌隨父母移居至香港,臨行時約好要寫信的。大概一個月后,果然收到同桌來信,信中介紹了她對香港的印象,以及新學校的概括和自己學習體會等。信寫得很生動,字也娟秀,有五張紙之多,不免佩服起同桌的文學功底。
為了給同桌寫出一封聲情并茂的信,不至讓同桌笑話,我特意買了一本《宋詞》,開始搜索那些關于描寫思念的詞句。耗費了兩天功夫,終于寫出一封令自己頗為滿意的書信,雖然信中多半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或“日日思君不見君”之類的羅列,但還總算貼切和生動些。這封信也得到了同桌的首肯,并夸我寫作水平見長,這令我欣喜異常,自此,更是寫信不輟了。
功夫不是白下的,尤其在幫母親給舅舅寫信時,更是讓我發揮到了極致。舅舅年少時便獨自到外闖蕩,先是到包頭工作,并在那里成了親,后來又到了唐山,顛簸半生,讓母親很是想念,隔三差五便要給舅舅寫封信問候近況。過去是姐姐代筆,姐姐出嫁后,給舅舅寫信這個活便落在我的頭上。
因為有給同桌寫信的底子,給舅舅寫信便也得心應手。先是問候,再是叮囑,隨之是回憶舅舅年少時母親對他的照料,最后是母親日日思念弟弟,卻又不得相見的悲苦。這封信勾起了舅舅對往昔的眷戀,弄得舅舅好一頓大哭,并請了假,特意跑回沈陽來看望母親。這件事讓母親對我好一番數落,說耽誤舅舅工作,還讓舅舅破費不少,舅舅一個人在外不容易,可不能再胡寫亂寫了。
書信寫多了,便有幾分上癮的感覺,即便不給別人寫,也要給自己寫幾封,雖然不用郵寄,權當日記也好。不過可惜了,陸續有了BB機、手機、QQ、微信以后,人們早已把寫信的習慣忘掉了,當然也包括我,只是在回憶過去時,才能想起寫信的樂趣。而當初寫給同桌的那些書信,也隨著戀愛、結婚、搬家等緣故早已失落在風中,只記得地址是香港英皇道什么來著,其他的就無從查找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