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不是佛教徒,但很欽佩虔誠的佛教徒在修行路上的執著。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似乎一切經年過往都隨著焚起的香煙而淡出三千世界,留下的只有一顆如水的心,清澈得可以見底。在他們面前,世間的一切紛擾都是那么不值一提,唯有一個“善”字熠熠生輝。
曾在江西買過一卷竹簡,是個工藝品,上面刻著《金剛經》。有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前些日子,在擦拭這段文字時方有了悟。凡塵中的種種,不過如浮云般,又何必太在意,而能夠容納眾生眾苦的菩提之心,才是純善的根本。我想,那些虔誠的佛教徒大抵是看破了這一世相,才能夠做到遠離紛爭,獨一心求佛吧。
2002年的時候,有幸去了一次南海圣境普陀山,從寧波坐船時便見到有佛教徒長跪在甲板上,雙手合十,口誦佛經,目光堅定得讓人仰視。到了普陀山后,更有僧侶自山腳下一步一跪的拜行,那情境就如電視中西藏朝圣的信徒“磕長頭”向布達拉宮一樣。沒有人逼迫他們這樣做,完全是心靈在行為上的映照,而佛教徒采用這種方式朝圣,就是想在跪拜中堅定執著,在誦經中蕩滌靈魂,在朝圣中求取善念,直到把自己渡成真佛。這種修行是純粹的,正因為沒有摻入絲毫雜念,所以他們才更容易修成正果。
其實,世人皆在修行,只不過有的人是在修行一個“善”字,而有的人卻是在修行一個“惡”字。修“善”者,雖不能成佛,但也終有“善”果;修“惡”者,雖表面似“善”,但卻終究是魔。
在大足某寺廟中,見過一僧人“和善”地勸導一拜佛者,讓其買三柱昂貴的高香,以保佑其平安。那一拜佛者面露為難之色,買吧,在旅途中便會囊中羞澀;不買吧,僧者既以言明,又怕犯了忌諱。明眼人一看便知,那個僧人是在“看人下菜碟”,見其看似有錢,便欲索取罷了。我想那個僧人絕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只不過借著佛的名義斂財而已,我將其視為偽善者。修佛便是修心,心中既有佛,為何一定要燒高香;心中若無佛,燒再高的香,又豈能結出“善”果。諸如大足寺廟那個僧人現實中很多,不是打著高尚的幌子謀取一己之私,就是表面和善得一塌糊涂,內心里卻陰暗污穢,這一類人其實是在修魔。修魔者若眾,世間將無太平。
如此想來,世間的一片綠葉、一縷清風、一朵荷花、一只螻蟻,若是心誠,皆可修煉成佛,一切也只需一顆良善平常心相待就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