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實在搞不明白,為什么總是有人愿意去復制那些經典的歌曲、電視劇,甚至是綜藝節目,還美其名曰叫什么改編,結果是把經典的神韻改沒了,留下的只是一些不倫不類的東西,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看過83版《射雕英雄傳》的都會有認同感,翁美玲飾演的黃蓉聰穎、可愛到極致,一嗔一喜、一顰一笑,打動了億萬觀眾的心。還有黃日華飾演的郭靖,憨厚、善良,同樣是深入人心。就是這樣一部完美的電視劇,卻被翻拍了幾次,結果賺到的不是收視率,而是“板磚”和“噓聲”。還有李幼斌版的《亮劍》,看了十幾遍仍是意猶未盡,而翻拍的黃志忠版《亮劍》,雖略加前傳,但主體部分幾乎臺詞都沒變,不清楚這樣的翻拍有何意義。
再比如一些經典歌曲,像《草原之夜》,這首被譽為“東方小夜曲”的經典之作縈繞于耳邊五十多年,每次聽到,眼前都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夜色下一位小伙在草原上彈琴,表達著對遠方愛人的深切思念,曲聲悠揚、意境遼遠??捎腥藚s把它改編成搖滾版,與其說是破壞了意境,倒不如說是制造了噪音。
在我看來,經典不是用來復制的,而是用來汲取的。被譽為西部歌王的王洛賓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阿拉木汗》、《大阪城的姑娘》、《半個月亮爬上來》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等,每首都是那么感人,而這些歌曲就是王洛賓經過采風,汲取西部民族音樂經典元素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并最終成就了王洛賓“西語歌魂”的美譽。
每一部經典的面世,都融入了其創作時間、背景、歷史等諸多條件,并深深刻印在人們的頭腦中,具有不可復制性。其實,也真的沒有復制的必要,你復制的像,被人看作是抄襲;復制的不像,被人看作是曲解人意。既然如此,莫不如像王洛賓那樣,充分汲取經典中有營養的元素,全新創作出一部屬于你自己的經典。
歌曲、電視劇倒也罷了,如果是管理呢?不考慮自己的實際,一味的復制經典管理模式,結果不是矯枉過正,就是難達其意。所以,還是魯迅先生說得好,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有辯證的“拿來”,才能豐富、壯大自己,并成為你自己的東西。道理雖淺,但我想這也是為什么中國要堅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映照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