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看到同事在他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第一次吸煙便吸“人民大會堂”,很是羨慕,我也想了想自己第一次吸的是什么煙,想了半天才想起來,是沈陽卷煙廠曾經生產的“橋”牌雪茄,非常便宜,好像只有一角多錢一包,但卻伴隨哥幾個度過一段難以忘懷的時光。
88年高中畢業(yè)了,哥幾個總愛聚在一個郭姓同學家,兜里雖然揣個幾塊錢,但誰也不舍得花,畢竟都還未工作,總不能沒事就伸手朝家里要錢。在玩撲克、下象棋之余,哥幾個每天最大的消遣便是憧憬將來做什么工作。郭姓同學家里是有些門路的,早在鐵西區(qū)一個重工企業(yè)進行了疏通,就等招工時進廠工作,而還有兩、三個同學也準備到啤酒廠接班,至于我和另外幾個卻還是一片茫然。
一天,一名同學把他父親吸的“橋”牌雪茄拿來一包分給我們抽,把從不吸煙的我們嗆得直流淚,可就是那樣,我們也不舍得扔掉。這時,記不得那個同學說了一句,要是能在煙廠上班,天天不用花錢就能有煙抽也挺不錯的,同學們隨聲附和。尤其是那兩個要到啤酒廠接班的,一聽這話,頓時樂了,那敢情好,煙酒不分家,將來可要多親近。可有的同學卻不以為然,煙廠那是輕工業(yè),每個月才掙36元,到鐵西哪個廠子上班都比到煙廠上班掙的多,顯然他們是不屑到煙廠上班的。不過從那天開始,同學們便開始輪流買“橋”牌雪茄煙抽了。
轉眼兩三個月過去了,到了每年的招工季,各個廠子開始陸續(xù)招工。還真是巧,煙廠那年果然招工了,同學們邊抽著“橋”牌,邊熱論著。還記得當時前后在報紙上發(fā)布招工信息的有兩個單位,一個是煙廠,一個是電業(yè)局。除我之外,其他同學沒有一個報考煙廠的,幾乎都報考了電業(yè)局。而我則是兩個都報了名,什么這個那個的,先找份工作再說。結局很出乎意外,那幾個同學每一個考上電業(yè)局的,而我則兩個都考上了,不過電業(yè)局在派人挨家通知時,母親卻因為怕危險,說什么不讓去,背著我給一口回絕了,看來和煙結緣還真是老天的意思,想不結都不行。
到煙廠工作不長時間,便第一次領到了煙廠發(fā)的福利煙票,每人可買兩大包散裝煙,也很便宜,里邊多是“大生產”、“古瓷”之類的,不過這對于當時的我們已經很不錯了。星期日約上哥幾個到郭姓同學家,扔上一大包散裝煙到桌子上,顯得很有氣魄。那幾個不屑報考煙廠的同學雖然面子上略有些難看,卻也欣欣然地抽了起來。一晃在煙廠工作了近30年,回憶當初,不得不說還得感謝那一包把我們嗆得流淚的“橋”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