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12月5日開始上映的,由張一白導演的青春題材電影《匆匆那年》,僅用3天時間票房收入就突破了2.2億元,叫好之聲此起彼伏。而這時,又有所謂的資深影評人站了出來,唧唧歪歪地說沒有新意,搞不懂他們嘴里所說的新意是指什么?他們在青春期又經歷了哪些有新意的事情?
像《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這樣的青春題材類電影之所以被觀眾廣泛喜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引起觀眾共鳴。世界上如果有那種東西能夠讓所有人懷念,那便是青春。每個人都有青春,每個人也都留戀青春,因為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那段時光充滿了繽紛色彩,有很多理想,也有很多哀傷和遺憾;有很多誓言,也有很多天真和浪漫。而如《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這些電影恰恰真實地反映了人們的那段時光,這本身就是最大的新意,而這種新意是能夠換來老百姓支持和票房保證的。
上一期《中國正在聽》節目,有一個歌手深情地演繹了一首歌,幾個所謂的專家評委沒有一個給贊成票,可那個歌手卻以53%的支持率順利過關,原因是在場的絕大多數百姓評委都給予了支持。不清楚那幾個專家評委是從什么角度去打的分,是從專業技巧,還是其他什么。但從一個百姓的角度去看,那個歌手絕對是用真情去演繹那首歌,也正是那份真情才打動了絕大多數的百姓評委,獲得了百姓評委的支持。
最近,各個電視臺都播放了很多反映中國共產黨早期發展的電視劇,像《洪流》、《鐵血紅安》等。中國共產黨從弱小走到強大,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斗爭,犧牲了大批的革命志士,但對新中國是用烈士鮮血換來的這一說法不敢茍同,還是認為新中國是靠老百姓的擁護換來的,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擁護,革命烈士再英勇也打不下今天的江山。《鐵血紅安》有這樣一個橋段,在敵人強大火力封鎖下,銅鑼要在規定時間內帶領一個團渡江,但沒有船怎么渡?最后還是老百姓在痛恨白狗子的滔天罪行,擁護紅軍打勝仗的前提下,幫助銅鑼順利渡江。但如果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和幫助呢?恐怕銅鑼那個團就將面臨圍剿,有可能會全部犧牲。從這點來看,鮮血并不能換來江山,能換來江山的只有民心。
黨為什么要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要得到老百姓的最大支持,解放戰爭年代如此,改革開放初期如此,今天也一樣如此。可以說,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沒有生存的空間,這是王道,任何人都不可能凌駕之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