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編輯整理 在湖南省宜章縣一六煙區,人們經常能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來往穿梭在煙田里;在一六煙區,從燈火通明的各村村委會辦公室里,或是從光線暗淡的村小學教室里,經常會傳來兩種略顯疲憊而又異常清晰的聲音,耐心講解著煙葉種植及烘烤技術。
這兩人,就是湖南省宜章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農藝師范雄和一六收購點的煙葉技術員賀儀師徒倆。
“要‘長’在煙田里,真正幫煙農解決問題”
“事不分大小,小事做好了,大事就會做得更好。”這是范雄的一句口頭禪。他經常對賀儀說:“我們搞煙葉工作的,就是要‘長’在煙田里,真正幫煙農解決問題。”
范雄和賀儀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煙田里度過的:查看煙葉長勢,和煙農交流經驗,幫助煙農解決煙葉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塘尾村煙農湯燦去年種了4畝煙,煙葉長得又矮又小,還有點脫肥。賀儀聽說后,按照常規技術要領告訴湯燦如何防治,但仍不見好,有的煙葉反而出現了燒焦現象。賀儀百思不得其解,趕忙向師傅求助。范雄趕到煙田后,一看就是半個小時,從根系到葉片仔仔細細看了個遍,最終找到了病因,煙葉病情得到了控制,煙葉長勢慢慢見好。
湯燦高興地告訴筆者:“后來,煙葉平均售價達到了每公斤28元,如果沒有范師傅認真診斷,我不會有這么好的收入。”
賀儀也給筆者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去年3月下旬,煙農謝大喜的煙苗剛栽不久,就下起了雨,而且一下就是好幾天。放晴后,天氣更加悶熱,謝大喜到田里一看,煙葉上粘滿了蟲子,三分之二的煙葉病蔫蔫的,有的甚至開始枯萎。謝大喜慌了神,馬上打電話問賀儀咋辦。賀儀直奔煙田,仔細觀察了一番,這樣的病情他還從未見過,于是趕緊求助正在天塘煙區下鄉走訪的范雄。接到徒弟的電話,范雄不到半個小時就趕了過來。他認真觀察了煙苗病情,認定是花葉病,然后又仔細地給賀儀和謝大喜講解了這種病應該怎么防治。
“不管我在什么時間段,在指導煙農煙葉生產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只要我找他,他準會教給我怎么做,一點都不含糊,這讓我進步很快。”提起范雄,賀儀很是感激。
哪塊煙田有問題,哪里就有他師徒倆的身影。一位煙農深情地說:“他倆整日為我們操勞,皮膚曬得更黑了,臉也更瘦削了,真是太辛苦了。”范雄卻擺擺手說:“這本來就是我倆的工作,不值得提。”
“不怕煙農學不會,就怕自己說不明白”
要讓煙農從種煙中得到實惠,不僅要讓煙農學會種煙,更要指導他們種出好煙。為此,范雄師徒倆不顧白天奔走在田間地頭的勞累,晚上還定期到各村去給煙農進行技術輔導。
“老范和小賀對我們的事可認真了,除了白天到各村了解煙葉生長情況,幫我們解決實際困難,晚上還給我們上課。從煙葉的育苗期、生長期、旺長期到煙葉的成熟期,不同生長時期會出現的問題、應注意的事項,他們輪流講,一講就是兩三個小時,有時甚至講到深夜。”西河村煙農姚小洋從衣袋里摸出一本筆記本,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記錄說道,“老范煙葉知識可豐富啦!地膜如何覆蓋、怎樣平衡施肥、病蟲害防治技術等講解得又仔細又通俗。每次上課,他都再三叮囑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做好記錄。對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煙農,老范總是不厭其煩地教,直到他們弄懂為止。用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怕煙農學不會,就怕自己說不明白。’”
煙葉三分種七分烤。在一六鎮密集式烤房建造過程中,范雄師徒倆一直守在現場,每建造一棟烤房,都會詳細做記錄。施工方覺得他倆太較真,范雄卻說:“烤房建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建成了有問題又不可能拆掉,所以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絲毫差錯。”正是由于范雄的嚴格要求和一絲不茍,一六煙區的烤房群建設均高質量完成。煙葉烘烤季節,范雄和賀儀時常來到烤房查看煙葉烘烤情況,結合烘烤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現場講解烘烤技術、指導烘烤,使煙農熟練掌握烘烤工藝。
辛勤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范雄師徒倆的真誠服務,給煙農們帶來了增產豐收。在一六煙區采訪時,一位煙農拉著筆者的手動情地說:“沒有他倆,我們現在的煙葉要想長得好、賣上好價錢,還真不太可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