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家老常說,好習慣終身受益。聽得多了,也只把它當一句老生常談卻又虛幻縹緲的家規——只要不具體到事,也惹不得一頓訓斥。于是,書桌上仍是書摻雜著零食擁擠著筆墨熱鬧著;床上仍是衣服簇擁著被子拉扯著書報湊合著過。
這一切隨心所欲,直到我開始享受隔壁的鋼琴聲。
隔壁的姑娘學音樂,主修鋼琴。小時候,我一直以為她是個木匠天才,咯吱咯吱的,也不知是在鋸木頭還是調琴,所有的音階在她手中都絲毫不受控制的跳躍,若說貝多芬、班得瑞跳躍的音階是抒情達意,小姑娘的跳躍就是摧情悔意,那風格灑脫的,似我的書桌床鋪!然而這曲《木匠進行曲》,每晚八點準時上演,九點左右結束,有時還伴著細微的哭聲持續入夜。幾年來,我的習慣是,每到這一小時都會帶著耳塞或者耳機做中國好鄰居。
可最近,不知是我的耳朵在幾年里進化出了特殊的欣賞功能還是怎么的,小姑娘的琴聲似乎沒那么刺耳了,沒有忽輕忽重的彈奏,沒有忽高忽低的音調,時而歡快時而悠揚時而平靜時而低沉,像極了那江南女子好聽的儂儂軟語在訴說、在清唱。偶爾有朋友來家做客的還會羨慕的說:“真幸福,隔壁住藝術家。”才證實,原來小姑娘的音樂已然有大家風范,如此好聽!
一日隔著窗臺與小姑娘聊天,聊到她每日準時響起的鋼琴曲,才發現小姑娘也已褪去青澀,已是大姑娘模樣!她的眼睛里寫著清澈和堅定,臉上滿是羞澀的自信。
她說:好音樂源自于好習慣。
如雷貫耳。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一蹴而就的,也沒有理所當然之說。你想得到,就得付出,而持續的付出就像是行走在沙漠里干渴卻又期待綠洲的煎熬,但唯有經此煎熬,方得一好習慣。當你習慣“受虐”,習慣付出,習慣堅持,習慣熱愛,就離好音樂不遠了。而若你習慣懶惰、習慣拖延,習慣抱怨、習慣混亂,就離悲劇不遠了。
豆瓣里的一篇火遍大江南北的文章《下一個七年你是誰?》里說,一個人要掌握一項技能,成為專家,需要不間斷的練習10000小時,如果每天練習5小時小時,每年300天的話,那么需要七年的時間。
七年,成就了隔壁姑娘美妙的鋼琴曲,成就了業余作家六六的專職寫作路,也成就了象征著國人夢想的馬云……
你每天重復再重復的行為就是在塑造你,你可能不想成為什么人,但你注定成為什么人。通過時間,塑造你的人生,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