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口中”的“煙葉王國”
2015年02月28日
來源:煙草在線據天下韶山網編輯整理
作者:
A+
A-
煙草在線據天下韶山網編輯整理 “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
?
1958年8月6日22時,毛澤東乘坐的專列在夜色中緩緩駛離京廣線,駛進了許昌飛機場,襄城縣是毛澤東視察許昌地區的第一站。1953年,中國開始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8年5月,黨中央根據毛澤東的建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河南省同全國其它省一樣,響應中央的號召,出現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高潮。毛澤東此次到河北、河南農村視察,就是在這一背景之下,他希望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經濟建設中存在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調整和改善。
?
8月7日,毛澤東在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襄城縣。據襄城縣史志辦編寫的《名人在襄城――國家及部委領導人蒞襄城視察紀實》一書中寫道:“7點30分,毛主席乘坐的轎車在潁河南岸許南公路上停下。毛主席走下車后說:‘這里的煙葉也很不錯嘛,就在這里看吧!’他健步走向雙廟鄉十四農業社郝莊第二生產隊的煙田……”上午8時,毛澤東又來到了襄城縣茨溝鄉后梁莊村。毛澤東經過麥場走進煙田,邊走邊看,全然不顧露水沾濕了衣裳,他仔細詢問了種植的品種、什么時候收烤、為什么要烘烤等問題。毛澤東撫摸著一片油潤豐滿的煙葉,問許昌專署專員王延太:“你們的煙葉好,還是山東濰坊的煙葉好,你們比較過沒有?”王延太回答,當時全國12個省的烤煙會議正在襄城縣召開,與會人員都說這里的煙葉長得不錯。隨后,毛澤東登上田間路埂舉目四望,見煙田一塊連著一塊,無邊無際,一派豐收景象,他動情地說:“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
?
襄城煙葉是“中華”、“熊貓”等特供煙的主要原料
?
其實,毛澤東視察前,襄城縣就已經是聞名全國的煙葉生產基地了。1913年春,許昌市襄城縣潁橋鎮鄉紳馬文杰和農民董松山試種的美種烤煙獲得成功。上世紀20年代,色彩金黃、香味濃郁的襄城煙葉被選送美國“舊金山萬國商品博覽會”展出,并一度成為美國高檔卷煙“駱駝”的主科。中外煙草專家在襄城考察后指出,許昌溫濕適宜、四季分明、土壤肥沃,其地理緯度與盛產烤煙的美國弗吉尼亞州大致相近,同屬“世界優質煙草帶”。
?
在襄城縣烤煙中,尤以“里川煙”品質最佳。“里川”指的是伏牛山余脈紫云、令武諸山在紫云鎮形成的一個狹小的盆地。上世紀50年代初期,在“中華”煙的原料配比中,襄城煙葉成分比重占40%。1956年9月,上海卷煙廠以襄城縣“里川”煙葉為主料卷制禮品煙,特供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吸用,獲一致好評,后將這種煙定名為“熊貓”牌香煙。
?
“你們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
?
十里鋪鄉小張莊村,是毛澤東在襄城縣視察的最后一站。
?
1958年8月7日上午10點多鐘,10歲的李深義正坐在十里鋪鄉小張莊村小學二年級的教室里上算術課。突然,他聽到外面有人喊:“毛主席來了!”老師立即把教室內毛主席像前擺放的三朵花取下來,分給李深義和其他兩名同學,隨后便帶著學生跑出教室。李深義跑過去一看,毛主席正坐在一個布棚子下休息,周圍站著不少人,他和幾名同學在相關人員的安排下上前獻花。毛澤東高興地接過花,和他們一一握手。當毛澤東看到李深義腋下夾著一本算術課本時,就把課本要了過去,翻了一下,并拍著他的頭親切地詢問他學習情況,還勉勵他和同學們:“你們要好好學習啊!”隨后,毛澤東沿著通往小張莊村的田間道路,察看了玉米、紅薯試驗田及田間的水利設施,并詳細詢問了煙葉產量和農民的收入情況。
?
據十里鋪鎮毛主席視察紀念館展廳里的資料顯示,正在修火壟的煙葉“土專家”梁云祥知道毛主席到來,急忙丟下手中的泥瓦刀,光著脊梁從炕房跑出來,恰好在門口與主席相遇。毛澤東緊緊握住他沾滿泥巴的手,梁云祥卻因手上的泥巴感覺非常尷尬。毛澤東一邊握手一邊說:“沒關系。”此時煙葉正處于大火烘烤階段,炕房內的溫度較高,里邊彌漫著一股嗆鼻的烤煙味。毛澤東不顧眾人勸阻,冒著高溫跨進炕房,順著煙桿的空隙向上觀望。見到滿炕黃澄澄的煙葉時,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
上午11時40分,毛澤東結束視察返回許昌,行至襄城縣和許昌縣交界處時,襄城縣委副書記劉熙民問毛澤東有什么指示。毛澤東握住他的手說:“你們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小張莊村社員知道毛澤東是喜歡抽煙的,于是把烘烤好的煙葉用塑料薄膜包起來,送給他;有人還特意給毛澤東送來了當地產的大西瓜。毛澤東用手拍了拍西瓜,稱贊說:“這個瓜真大,謝謝!”在即將離開時,毛澤東深情地向大家頻頻揮手,示意群眾留步。上車后又從窗口揮手致意,向干部群眾告別。車慢慢開動了,人們跟在車后,鼓掌歡送,久久不肯離去。
?
全國學習的兩面紅旗
?
毛澤東的這次視察,改變了李深義的一生。毛澤東走后,許昌地委、襄城縣委宣傳部的同志對李深義說,毛主席教導他要好好學習,這是他的光榮和驕傲。為了紀念毛澤東8月7日來這里視察,經許昌地委、襄城縣委宣傳部提議并征得李深義同意,他的名字從此改為“李八七”。1965年年底,李八七參軍到東北服役。1969年3月,他參加了著名的珍寶島自衛還擊戰。1979年,李八七退伍后回到襄城縣,先后在城關鎮、王洛鎮政府工作。2002年,他從襄城縣建設局退休。
?
毛澤東離開襄城后,這座有2600多年歷史的古老縣城變得異常熱鬧起來。在短短的三個月內,李先念、胡耀邦等9位中央和部級領導先后光臨襄城。
?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襄城縣煙葉發展最為輝煌的時期。1964年,國務院派出專家組到襄城縣喬莊蹲點,總結出了著名的“喬莊經驗”。當時的輕工部提出“農業學大寨,煙葉學喬莊”。第二年,國家又在王洛煙站總結收購經驗,中國煙草工業公司提出“全國煙葉收購學王洛”,使喬莊的種植經驗與王洛煙站的收購經驗相呼應。全國各地的取經者紛紛來到襄城,學習經驗。人數最多時一年達到10萬人之多。襄城縣先后向全國各地派出數以萬計的煙葉生產技術員,每個村平均派出幾十人。那時,襄城縣不但吸引了20多個國家的參觀考察團,還派出技術人員參加“援外煙草專家組”。在越南指導種煙的宋大妞,還受到胡志明的接見。
?
1958年8月中旬的一天,在云南省曲靖地委農村工作部工作的張映農,從《人民日報》頭版上看到了毛澤東視察襄城縣煙區的新聞,“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這句話讓他印象深刻。1974年7月11日至17日,國家輕工部、商業部在許昌地區召開全國首次烤煙生產現場經驗交流會,被抽調到云南省曲靖地革委烤煙辦公室的張映農和全國其他173名代表一起參加了會議。第二天,與會的代表就到襄城縣煙區的參觀,并參觀了紀念毛主席視察襄城縣煙區的“八七紀念館”。2011年,張映農在《追憶參觀襄城縣“八七紀念館”》的回憶錄中寫道:“襄城縣不辜負毛主席的期望,16年的不懈奮斗,實現了年年奪取糧煙雙豐收,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值得欽佩,是學習的榜樣。”
?
“煙葉王國”聲譽綿延至今
?
上世紀80年代以后,襄城最多時曾種植煙葉面積25萬畝,全縣煙葉最高年產量達3700余萬公斤,占全國煙葉總產量的三十分之一,并遠銷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直到1990年,襄城都是“全國第一產煙大縣”。據《襄城煙草志》記載,1985年至1987年襄城縣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烤煙生產先進縣,1986年被中國煙草總公司評為烤煙出口基地縣。然而自90年代以來,襄城的煙葉生產開始(轉50頁)(接47頁)滑坡。尤其是1998至2005年,襄城縣煙草產業陷入困境:種植面積大幅下滑、種煙效益大幅下降。
?
襄城煙葉生產滑坡的原因很多,比如云南、貴州煙葉產業的崛起,擠掉了黃淮煙區的面積;因為收入降低,一些農民選擇外出打工,不愿在家種煙等。近年來,襄城縣以土地流轉為抓手,大力推進煙葉規模化種植,培育和發展種植專業戶、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三大種煙主體。2012年,全縣煙葉面積達11萬畝。其中,全縣共發展家庭農場和種煙專業戶2269個,種植面積達7.2萬畝,煙農總收益4.56億元,財政稅收突破億元大關,成為全省煙葉生產、收購、稅收第一縣。
?
1958年8月7日,毛澤東視察襄城縣時,分別在今天的雙廟鄉郝莊、茨溝鄉后梁莊、十里鋪鎮小張莊三個地方停留。這三個村如今都成為城中村。在毛澤東當年視察過的大面積煙田上,已經建起一座座高層建筑。
?
毛澤東當年視察的往事,只要是六七十歲的老人,都對這段歷史有所記憶。茨溝鄉后梁莊村69歲范貴來說,一提起毛主席在后梁莊視察,他就激動得想掉淚。這難忘的一幕已經永久地沉淀在了他的心底。后來,襄城縣在毛澤東視察的這三個地方建立了紀念設施,1968年在茨溝鄉后梁莊建造的毛澤東視察紀念館規模較大。1996年夏天,毛澤東女兒李敏和毛澤東秘書張玉鳳等人曾來此瞻仰。2005年,紀念館成為許昌市首批紅色旅游景點。2008年8月7日,為紀念毛澤東視察襄城50周年,襄城縣投資120萬元,對紀念館進行了整修。紀念館的外墻呈金黃色,像煙葉的顏色一樣,兩側的墻上分別鐫刻著“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要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啊!”字樣。
?
2012年,襄城縣投資2500萬元,在十里鋪鎮小張莊建成了八七廣場和毛主席視察紀念館,項目占地126畝,其中紀念館占地近10畝。八七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毛澤東站立銅像,紀念館建筑風格古樸,別具特色,展廳內安放有一尊毛澤東漢白玉坐像。如今,作為襄城縣珍貴的紅色資源,毛澤東視察襄城紀念館等紀念設施,已經成為襄城縣古城文化游覽的重要組成部分。
?
來源:黨史縱橫 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