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個別同事說:
“唉……真累,真不想上班。”近日,節后上班,同事王先生說,節日長假后上班,就會感到精神疲憊、身體困乏,對于節日后繁忙的工作還有一點懼怕。
經過調查:
“長假回老家過年,天天與親戚朋友聚會或打麻將,生物鐘徹底被打亂,出現了白天打瞌睡,晚上睡不著,全身疲憊等癥狀,感覺過節過得比上班還累。”在與同事聊天中,何先生告訴我。
與同事聊天得知,經過長時間的“休息放松”,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不少人都出現了“節日后遺癥”。除了精神和心理上的不適,不少人由于節日里親朋好友聚會、暴飲暴食、大量飲酒、作息不規律等,還出現了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便秘、失眠多夢、疲勞等癥狀。
醫生建議:
如何避免“節日后遺癥”的困擾,讓身心盡快恢復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經與醫院的醫生交談得知,醫生建議:
一是靜下心來,做好心理暗示。在心理、精神上提醒自己“節過了,假完了,要進入正常工作狀態了”。這樣,慢慢平復假日中浮躁的心情,逐步進入工作狀態,控制焦慮情緒。
二是調整好生物鐘。一周的長假足以打破人們曾經的生活規律,形成另外一種生活習慣。節日期間經常活動、熬夜的人員,節后上班前幾天可以通過午睡來補充睡眠,但切勿貪睡,否則越睡越沒有精神;晚上早點睡,讓睡眠變得規律,回到正常的作息狀態。
三是通過主動向親友或同事傾訴來緩解焦慮的情緒。不想上班、想到要上班就害怕、緊張、煩躁,是“節日后遺癥”的重要表現之一。不妨選擇向親友或同事傾訴,向他們說出自己的不安情緒,能夠得到一定的鼓勵和安慰,可以緩解壓力,對不良狀態很有幫助。此外,別忘了多給獨居的親人打電話,以免他們在熱鬧過后無所適從。
四是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節日后應盡量避免吃油膩的食物,食用小米粥、水果、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還要控制零食,讓腸胃“歇歇”。同時,要適量運動,每日可適量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也可以進行運動量相對較大的運動,比如跑步、游泳,讓身心“動”起來,盡快將身體機能調整到正常狀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