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日,一則“江蘇徐州銷毀假冒偽劣商品居民拿編織帶哄搶”的新聞登上了騰訊新聞的頭條。據報道,3.15前夕徐州市政府統一組織在某垃圾填埋場實施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毀行動。然而,待銷毀商品一到現場即被附近居民哄搶一空。圖片顯示現場群眾肩扛手拎,全然不顧垃圾場的惡臭,如赴宴般興高采烈。遭此變故,組織方與現場民警亦無計可施,事件一經曝光,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紛紛遣責群眾素質的低下和政府相關部門的不作為。
看了這則新聞,真的讓人不寒而栗!中國的假冒偽劣商品鋪天蓋地,設立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初衷就是為了打擊不法侵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這則新聞所展現的卻是部分群眾為了蠅頭不利,全然不顧執法人員的極力制止,投身到哄搶大潮,將一箱箱假冒偽劣商品一搶而光。這不得不讓人感慨人性的貪婪和卑劣。相信看到這則新聞的人無不義憤填膺,但反思相關職能部門,你們做的又能怎么樣呢?
每年3.15前夕,電臺、報紙、網絡各路媒體卯足了勁爭相報道,某某局銷毀了多少噸假冒偽劣商品,某某部門搗毀了多少制假窩點等等,銷毀方式不一而足,也無非焚燒、水浸、填埋、拆解等等,污染環境不說,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難道對于假冒偽劣商品,只有焚毀一種處理方式嗎?眾所周知,所謂假冒偽劣商品,有些也只僅僅是沒有取得相關權威部門的認可,無商標或仿制某知名品牌商標而已。繼續使用對于人身財產安全沒有太大影響,這部分商品,難道不能二次利用嗎?比如有次看到某新聞也是某局查獲了一批近千輛的無牌無證黑車,有些成色較新,有些只是未按規定及時繳納相關規費而遭查封。在負責人的一聲令下,數臺大型壓路機頃刻之間即將其壓成一張張薄餅。讓人心痛不已,這些車輛也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個身份。如果把它捐贈給老少邊窮地區又何嘗不是一件善事。再比如,有些高仿衣物本身與品牌衣物質量相差無已,也能達到普通衣物的質量標準。僅僅是侵害了商標注冊權,而不得不面臨被焚毀的命運。這些衣物如果剪了商標,再捐贈給缺衣少藥的敬老院、孤兒所和山區留守兒童,也未必不可。但大部分的相關職能部門既不會這樣想,更不會這樣做。因為這樣做既麻煩,又費時費力,吃力不討好,而且還不能起到立桿見影、大張旗鼓的警示作用。在政績上也不會加分,試問,哪個部門愿意做這樣的傻事呢?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保護生態文明不能僅停留在口號上,而要切實轉變觀念,落實在具體行動當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要用綠色環保的理念,遵循以人為本的方針、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這是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課題。這方面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