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煙”事
2015年03月19日
來源: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編輯整理
作者:吳旻
A+
A-
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編輯整理 家鄉的習俗年初一不走親、不訪友,只拜鄉鄰。
?
一張八仙桌擺放在堂屋正中間,桌上幾個果盤、三碟子小菜、一盒煙是標準配置。
?
果盤里通常都是瓜子、花生、杏仁、糖果之類的零食,小菜是一碟子香菜、一碟子姜片、一碟子蘿卜條或者醬瓜,至于里面有什么講究,隨著歲月的變遷已經說不上來了。敬上一杯糖茶、奉上一支香煙敬客是待客起碼的禮節。
?
糖茶和零食基本上差不多,客人們在意的是主人家桌子上擺的是什么煙,主人家在意的是擺上去的這包煙不能失了面子、不能慢待了客人,既要講究檔次又不能太夸張與自身經濟能力不符。
?
上世紀九十年代,每逢過年一般人家桌子上擺放的是“紅梅”,條件好一點的人家擺放的是“紅塔山”。
?
到了新世紀,桌子上的香煙開始變得五花八門。“迎客松”、“紅杉樹”、“黃山”、“紅南京”你唱罷來我登場,家中有外出經商的通常會帶一些省外品牌卷煙拿出來待客,即使如此價格通常也只是在10元左右。
?
春節香煙“更新換代”真正出現“提速”的卻是近幾年。2012年春節,老家普通人家桌子上放的是20元左右的煙,代表品牌是“黃南京”;到了2013年換成了“玉溪”、“芙蓉王”;2014年春節又換成了“硬中華”。2015年的春節“軟中華”開始獨領風騷。
?
一杯糖茶一支煙,嗑嗑瓜子聊聊天,在春節的問候寒暄中,去年的收成、新年的打算、小孩的學習一直是嘮家常的主題,變的是歲月,不變的是期待,就像那盒煙,變得是牌子,不變的那份待客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