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記不得是誰在評價鄭鈞那首《回到拉薩》的時候這樣說:大多數到拉薩的人,都似乎找到了心靈的家園,那里的雪山、藍天給人以靈魂的洗滌和慰藉,讓人忘卻了旅途的勞累,并深愛上了那片圣潔的土地。仿佛那片土地在召喚著我們的回歸,所以都說是“回到拉薩”,而不是“來到拉薩”。
細細琢磨,還真是蠻有道理。對于家來說,我們順口說的是“回家”,而不是“來到家”,不是因為多一個字念得不順口的原因,而是“回家”意味著心靈的歸屬,“來到家”卻似乎有造訪的味道,“到那里”的意思更多一些。所以,能夠用到“回”字的地方,那里一定是最溫暖、最踏實、最放松,最讓你舍不得、放不下的地方。
曾經因為工作需要,被借調出幾年。開始還好,就像遠行的旅者,滿眼都是新鮮。但時間久了,仿佛無根的浮萍般,有種在風雨中的飄搖感,心中總是沒著沒落的,倦了,也累了,總想著何時能夠回去,我想這種感覺只有在外漂泊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滋味。那時的單位就像家一樣,雖不遙遠,卻總讓你升起許多思念的情緒,而“回”字就是當時最讓你暖心的詞句。
參加公司營銷人員家屬座談會的時候,聽營銷人員家屬講得最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心中充滿著很濃的敬意。遠在他鄉的這些同事沒有成家還好,若是有妻子、丈夫和兒女的,單是忍著那一份思念的堅持便叫人敬佩,這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責任,而這精神和責任中有一個濃濃的“家”字在其中。這個“家”既是讓這些同事安身立命的公司,也是有著血脈相連的小家,因為在公司和自己的家中都有一份牽掛、一份寄托和一份期許。所以,每次回到“家”的時候,都讓這些同事感到興奮和溫暖。我想,他們也是最能解釋“回”字和“來”字區別的那一群人。
所以覺得,能用“回”字的地方就不要用“來”字,單這一個字的差別,便讓感情拉近了許多。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