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創變者:打造商業的新價值”這是2015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主題,為何要用這個主題呢?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馬蔚華解釋:創變者,顧名思義,創變就是創新變革,創變就是創新變化。打造商業的新價值,在我們進入了經濟放緩,結構變化,動力切換,這種新常態下,我們如何能夠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求變,來打造經濟的新引擎,來尋找經濟的新動力,使我們的國民經濟能夠行穩致遠,這是我們的新主題。
這里有個大前提,就是經濟放緩、結構變化、動力切換中的新常態下,而這個新常態無論你愿不愿意,都是必須要面對的。站在中國經濟潮頭的各位企業大佬圍繞“創變”這一主題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構想,不過各位大佬都感到企業在新常態下遇到了發展瓶頸。正如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楊紹鵬所講:我們的制造業近期這兩年來,外資在逐步的轉移,包括很多的外資,包括臺灣、包括香港,包括歐盟都是向外。而且現在東南亞國家,就像我們80年代、70年代的樣子,到處在建工業園區。我們也看到,因為很多制造業不管是大的小的制造業、小的公司,都在消失。然后有的企業經營的非常困難。所以我們中國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困難。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講中國制造業遇到的挑戰時說:人口紅利的消失,長遠上是勞動力供給的消失。未來中國的人力資源在高端制造業的人力資源,現在有一點不能叫過剩,至少我們大學生畢業后工作找起來比較困難,而我們的產業并沒有準備好,我們看到低端制造業人的短缺,目前在中國一個瓦匠、一個月嫂、一個保姆,收入比一個大學生都高,找一個這樣的人都比較難。這是我們看到的,所有的產業所遇到的問題。
對此,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馬云說:未來三十年是中國最動蕩的三十年。在動蕩的三十年內,我們這些企業要如何活下來,要做什么事情?我們公司做好了最不好的準備,但是我相信,誰渡過未來三十年,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杰出的企業。
困難就在那里擺著,不變,就順應不了形勢,就意味著死亡;只有變,才能走出一條生路。但怎么變?如何變?我認為劉積仁總結的很好:我們的創新不應該是口號,中國談創新,談的時間太長了,我們的創新應該是扎扎實實,基于我們現在的工作,創新就在我們的身邊。中國企業過去的發展,實際上中國的民營企業都是創新者,因為他們賺了錢,他們有他們自己的道,創新不一定是技術,創新有商業模式。而創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扎扎實實的卓越的運行,通過精細的運行,通過扎扎實實的努力,而不要想每一天都做喬布斯、做比爾蓋茨,而做好我們的工作,這是我們中國的創新之路。也是我們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根本之路。
大家最后的結論,應該是我們還相信中國制造業,一個是國家發展的根本需要;第二點,我們還是充滿希望,這個希望來自于中國企業家的企業家精神,因為中國企業家,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幾乎都是和一個不完美的環境在爭斗著,而每一次都是以勝利的結果來總結我們自己的問題。同樣再一次以新的埋怨和壓力,來看待我們新的發展。所以相信中國制造業會有一個更好的未來,而拉動力是創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