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1938年4月29日,日本軍隊為慶祝天皇裕仁生日,以漢陽兵工廠為重點對武漢施行特大規模轟炸。在空襲警報響徹云霄、滿城火光沖天時,世界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沖上街頭拍攝了武漢市民觀看中國空軍與日寇激戰的畫面。在卡帕拍攝的這些照片中,既有市民為中國軍人空中戰斗時憂心忡忡的神情,也有得知20架敵機被擊落后換新鼓舞的場面。
卡帕為什么沒有去拍攝空中鏖戰的場面,而是選取市民仰頭觀戰的角度呢?其一,在空襲發生時市民沒有驚慌失措地逃向防空掩體中去躲避,而是站在街頭仰望天空,這一細節表明了市民對中國空軍必勝的信心和熱血洶涌的愛國激情;其二,對任何事件來說,受波及最大的都是百姓。以百姓的角度去反映一個事件的影響,也是最有震撼力的。所以,卡帕在武漢的半年時間中,所拍攝的反映中國抗戰照片,多是從百姓角度選取的。卡帕將鏡頭對準了參加集會的群眾、學生、士兵,拍攝了日軍轟炸后的漢口濃煙滾滾、火光萬丈、市民流離失所的場景。通過卡帕的照片,不僅讓世界了解到中國堅決反抗日本侵略的不屈意志,同時也傳遞了中國與全世界并肩站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前線的聲音。卡帕所拍攝的照片也成為戰地新聞圖片報道的范例。
從卡帕在拍攝視角的選取上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這些東西不僅包括新聞攝影知識,也包括新聞報道的價值取向。很多時候,我們都習慣將視角放在那些宏大的、能夠讓你感到震撼的地方,而忽略了事物最本質的東西,但往往那些最樸實、最純正的細節才是最可貴,也是最有價值的。卡帕的照片之所以成為戰地新聞圖片的范例,就是因為他在用心和事實對話,所以才能夠觸動觀眾的內心,讓人印象深刻。
2012年的時候,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就有一條要改進新聞報道的規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一篇報道與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系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說有關系呢?因為報道的價值不在領導出席會議和活動的本身,而在于出席會議和活動給群眾帶來了哪些影響。你為什么要出席會議和活動,目的還不是促進某一地區或某一領域的發展嗎,所以如何貫徹會議精神和單位、群眾在會議后取得的成果及實惠才是報道的重點,這也是為什么說要根據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的主要原因。若是只關注領導參加會議和活動,而不去關注會議的效果和群眾的反響,這本身就偏離了報道的價值取向,當然算是作風不實,不能密切聯系群眾的表現了。
卡帕應該是走群眾路線的,他拍攝的每一張圖片都是用百姓的視角去反映每一個事件所產生的影響,所以才讓一個事件的報道更具完整性和生活性。可以說,卡帕給新聞報道工作樹立了一個榜樣,他用百姓的視角去講述戰爭,用群眾的喜樂去記錄史實,向這樣走群眾路線的新聞報道值得提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