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科學報》編輯整理 北京實施“史上最嚴”控煙令已經一個月了,然而效果如何目前還難下定論。畢竟,人類有著漫長的吸煙史,煙草在歷史上也經歷了從“圣藥”到“毒草”這一轉變過程。
印第安人:最早吸煙者
煙草發源于中美洲。13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南美洲圣薩爾瓦多的島嶼上發現印第安人吸食煙草。哥倫布從美洲回到歐洲后,“能從嘴里吐出煙霧”的印第安人形象便在歐洲人中傳播。在隨后的新大陸探險中,當地土著吸食煙草的情況得到了更詳盡的描述。西班牙傳教士巴塞洛繆·德·拉斯·卡薩斯參加過哥倫布船隊的第二次美洲大陸航行,他在《印第安人史》里寫道:“一路上我們都能看到當地人,無論男女,手里拿著一根點燃的木炭和一些草狀的植物。他們一邊走路,一邊點燃草葉,享受其散發出來的芳香。”
從好奇到嘗試,歐洲人很快成為新的煙民。僅僅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十幾年后,抽著煙的歐洲人形象已經在航海家的日志中大量出現——“每天有很多海員從新大陸返回歐洲,他們的脖子上大都掛著一種用棕櫚葉做成的小煙斗。海員們認為吸入的煙霧不僅可以抗餓解渴,還可以驅除疲累恢復體力。就如醉酒一般,味道濃烈的煙霧讓他們大腦徹底放空,精神也由此得到放松。”
當時,法國駐葡萄牙大使尼古特把煙草帶回法國,法國為了紀念尼古特的傳播之功,在1586年把煙草定為尼古丁屬,把煙草中的堿稱為尼古丁。
事實上,在當時的歐洲,香煙更多的是被作為藥物使用,例如西班牙人最早就稱煙草為“圣藥”。煙草藥用在印第安人中相當普遍,例如印第安女人從不抽煙,但她們在肚子不舒服的時候,往往會在腹部抹一點熱油,然后把煙草葉放在火灰下加熱,之后熱敷在肚子上。
16世紀,歐洲人用煙草作為治療牙痛、寄生蟲病、口臭、破傷風的藥物,部分歐洲人甚至認為可以治療黑死病。英國伊頓公學每天早晨都會讓孩子們吸煙以躲避瘟疫。煙草藥用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在這個階段,人們普遍將藥用植物的葉子卷成煙卷點燃,病患通過吸入煙卷散發出的煙霧,以驅除體內病痛。19世紀上半葉,生理學家阿爾芒·特魯索曾提出這樣的理論:“使用煙草的煙熏療法有利于治療呼吸類疾病。”
世界上幾次著名的禁煙運動
煙草作為藥物在全世界迅速傳播的同時,它的副作用也暴露無遺。最早指出煙草有害的是一個叫斐南地奧衛杜的人,他于1526年在圣多明各發現煙草可以讓人處于麻痹狀態(實際就是中毒現象)。煙草也從原來的“圣藥”淪落為“毒草”。自此,各種禁煙運動時有發生,官方對吸煙者的懲處也層出不窮。
14世紀,英國有人因為吸煙過量而中毒,于是,英政府頒布法令,規定對吸煙者予以重罰。繼1595年英國藥物學家著述的《最新而且最有價值的有關煙草的看法》一書指出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后,1602年英國又出版《掃除煙害運動》,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宣傳禁煙運動的書籍。
南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敖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1604年,英格蘭詹姆斯一世親自起草了著名的《討煙檄》,這也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抵制煙草的皇帝詔令,他采取了嚴厲措施禁煙,將吸煙視為“畜生般的鬼把戲,傷人目、害人鼻、損人腦、壞人肺”,將煙草的關稅提高了30倍,同時還處死了一批吸煙的人,并毀掉大片煙田。
土耳其莫拉塔四世頒布了史上最嚴厲的禁煙令,親自懲處煙販,當眾砍掉他們的頭,并將尸體丟棄在路邊,以示禁煙的嚴厲。15世紀初,波斯王沙阿巴斯擔心吸煙會影響國民生育率,下令用煙商的貨物架起火葬堆,把煙商當眾活活燒死。1633年,俄國沙皇頒布禁煙令,規定吸煙者受到鞭打,屢教不改者流放西伯利亞或者處死。
但由于煙草給各國帶來的經濟利益非常可觀,各國的禁煙都是有始無終,很不徹底。
煙草進入中國
敖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煙草傳入中國是在明代萬歷年間。這中間葡萄牙人占領的菲律賓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國早就有“呂宋島皆產煙葉”的說法,因此,在中國,香煙最初叫呂宋煙。
與歐洲一樣,煙草首先也是被當作一種藥物傳入中國的。最早接受煙草的是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有典籍記載,煙草具有驅寒、療百疾的功效,以煙草代茶、代酒已成為當時社會的必需。到明代中葉以后,抽煙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
隨著煙草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有識之士逐漸意識到其危害性。1639年,明朝中央政府頒布了禁煙令,一旦發現吸煙、售煙者,一律處死。這是我國最早的禁煙令。
1729年,清朝雍正皇帝再次頒布禁煙法令,敖堃告訴記者,由此揭開了中國歷史上禁煙運動的序幕。
針對鴉片對中國的貽害,1839年,林則徐任禁煙欽差大臣,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禁煙運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虎門銷煙。
今天,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煙草的危害越來越清楚。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每年約有600萬人死于與吸煙相關的疾病,直接吸煙造成500多萬人死亡,其余的人死于二手煙。按目前的水平測算,到2050年,僅中國每年就會有大約300萬人死于吸煙。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3億煙民。據國家煙草專賣局的數據,去年,中國煙草行業利潤和稅收超萬億。
面對上述令人觸目驚心的調查數字,敖堃不無憂慮地表示,禁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待時間去檢驗。這其中,考驗的是一個民族的理性與文明程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