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把文章歸為兩種:一是為寫而寫的文章;一是為感而寫的文章。彼此有什么區別嗎?當然,為寫而寫的文章是沒有什么激情的,只是為完成任務而已。就格式和內容而言,大都是將東拼西湊的東西按照固定模式放進去。因為都是別人的觀點,所以這樣的文章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相對比較枯燥。而為感而寫的文章則因為是有感而發,寫出來的東西真摯、鮮明,會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動筆桿子是一項很耗力的活兒,很少有人愿意費腦筋去寫那玩意,包括一些在政府機關工作,每天要面對文字的人也是如此。在電腦還不是很普及的年代,曾認識一位在政府機關工作的朋友,他說與他在一個辦公室的一位老哥在寫文章方面有個很討巧的辦法,領導讓他針對當前某一項工作寫篇文章時,那位老哥便找來很多相關報紙和文件,從這篇報紙上剪下一段話往白紙上一貼,從那份文件上剪下一段話往白紙上一貼,中間加上一些串聯詞,一篇文章的初稿就算齊活兒。這位老哥的觀點是,既然有現成的觀點為什么還要自己去寫呢,把現成的東西拼接下來交差了事就行了。如今在電腦成為辦公必備工具的年代,完成諸如此類拼接文章更是容易許多。而此種做法似乎也成了大多數人的寫作常識,但此類文章你看上一千個版本,除了人名和數據不同外,在行文方法和引經據典上都是大同小異。我把這種為寫而寫的文章形容為雞肋,沒有營養,也沒有味道。
寫作其實是一件關于語言與思想情感整合的系統工程,而這個系統工程的中樞神經就是“有感而發”四個字,支撐起系統工程的架構是真實的思想情感、流暢的文筆和豐富的材料。當你完成這項系統工程時,會讓你充滿一種成就感,你會愛不釋手。因為那是屬于你自己的東西,是你的情感表述,是你的觀點闡明,是你的內心獨白,所以你才會非常珍惜。這樣為感而寫的文章是很有感染力的,會影響到別人,也會與眾不同。
如果說為寫而寫的文章是一種應付的話,那么為感而寫的文章才會具有意義。每個人的生活經歷都是不一樣的,對不同事物、不同現象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當你完全自發的寫下自己的真實生活,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情感,你會覺得那是一部感人的紀錄片,在紀錄片中留下的是屬于你自己的印跡。這部紀錄片是新穎的,獨一無二的。當所有人看過你的這部紀錄片,在為你感動的時候,如果再有人翻拍你的紀錄片,一定會失去感人的效果,而猶如祥林嫂反復講阿毛的故事一樣,令人生厭。所以,為感而寫的文章才更容易出現經典,純粹的模仿是永遠不可能產生經典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