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一、對年齡應重新界定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已沿襲了幾千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這一命題已經發生了變化。在古代,一個三十歲的人不僅僅只是成家立業,一個杰出的男人已經是“頂天立地”的人物!對于一個女人來說已經是奶奶或外婆;四十歲時已經是一個飽經滄桑、閱盡社會、閱盡人生向老年過渡的中年人,因此此時沒有什么事能讓他為之所迷惑和迷茫!五十歲時知識積累、經驗和修養漸臻完善,能做到人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可以稱為老人、長者。而在當代,很多三十歲的男人還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男人,只能叫“男孩”最多也只能是“大男孩”,按網絡語言還處于“萌”的狀態,因此此時你要求一個“男孩”承擔太多的責任、要求他事業有成,客觀上也不太合理;到了四十歲時生理上是很成熟了,有的甚至還開始有衰老的趨勢,但很多的人心理上還沒有真正成熟,對于“啃老族”來說他們還未脫離哺乳期;一晃人生就到五十歲,然而很多人對于這個物欲橫
流的世界來說還很迷茫,還沒找到自己存在的坐標點,因此當代人真實的心態和生理特征是五十而惑!
二、信仰危機
造成整個民族兒童期的延長,思想素質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責任的缺失、信仰的缺失!對于二十世紀的中華民族來說的確是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世紀之上半葉,整個民族內憂外患,經過幾十年的斗爭,幾千萬人的鮮血和生命,以巨大的代價換來了獨立統一的新中國。但是世界列強對于這個處于襁褓中的新政權是敵視的、虎視眈眈的!新中國的締造者們為保住勝利果實小心翼翼。一方面是列強在經濟和外交上的封鎖,另一方面我們人為地閉關自守,如此龐大一個民族,經歷幾十年的戰爭才建立起的政權,我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我們的文化,一切的一切,在建國后較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當取得獨立和自由后,其主旋律就應該轉向經濟,要讓國家富強、讓人民安居樂業,用軍事手段來搞經濟顯然有很多的不合時宜,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中國的經濟出現了很大問題,經濟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之間有很大差距,要搞經濟不得不打開國門,與世界經濟接軌,但是此時不要說是社會底層的民眾、草根一族,就是我們的政府、上層的決策者們也沒有作好充分的準備,我們這個民族,從鴉片戰爭以來一直在屈辱和貧困中生活,饑餓的時間太久、委屈的時間太久,因此國門洞開后,像洪水猛獸般涌入的各種先進的物質文明、先進的技術、張揚的欲望、貪圖享受的生活方式將我們傳統的中華文明沖擊得七零八落!在極度追求物質享受,沉浸在物欲橫流的海洋中,我們的責任意識在漸漸淡漠、我們的信仰漸漸喪失,我們在不知不覺由崇尚精神文明的人的生存向放縱欲望以追求物質享受為終極目的的動物式生存的退變!這就是當代中華民族最深刻的危機!
三、信仰危機的深層思想根源
整個民族的信仰危機、責任感的缺失,產生的根源是社會資源和財富分配的不公平。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領域出現了一大批領軍人物,制造出不少財富明星,然而這一批批的財富明星,可以說有一半以上是不懂經濟的!他們的發跡多半是膽量、運氣加上自己投機和鉆營,而真懂經濟按經濟規律辦事守法經營的人要么早已破產,還苦苦支撐的可以說舉步維艱,資源和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中國的企業家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有政治背景,沒有政治庇護是很難進行下去的。企業如此,普通民眾、草根一族向上進步的通道基本上被阻斷,一個人的成就和進步與奮斗基本沒有關聯,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人得不到應得的回報,一個無學無術、品行極差的人因有經濟基礎、或有“貴人相助”就可以平步青云,輕而一舉爬上某個高位,這樣的現實是對有才學且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人的最大的諷刺。所以當流行這樣一種官場潛規則:首先是你要行,重要的還要有人說你行,而且最重要的是說你行的人很行!這就是當代信仰危機的思想根源和社會根源。
四、五十而惑
當代一個讓人費解的普遍現象就是:二十至三十歲的人洞察一切行動果斷、四十歲的人患得患失、五十歲的人茫然不知所措。年輕人敢作敢為行動果斷,很多時候口若懸河,并不是他們的知識和修養已經達到最高境界,而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無知而無畏!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時候,身居要職的人也是一知半解的半壺水,初生牛犢有時還能對他們的味口;到了四十歲后,人開始直向成熟,但此時又處在人生的關健時期,因為此時的每一小升遷和進步都非同小可,因此格外小心,因表現得患得患失;到了五十歲時實際上人才能真正談得上成熟,因為此時知識的儲備已足夠、生活經驗工作經驗已豐常豐富,人生五味都品賞過了,但這時突然發現這個世界很陌生!陌生得自己已經不認識,很多荒唐的人和事以一種非常正二八經的姿態出現,而有些很合理合法的事又讓人感到很滑稽!因此五十歲的人一下迷茫了、迷惑了!
這一社會現象正如《易傳》中釋《鼎》卦第四爻之爻義。君子位當其德,謀量其知,任稱其力。位、謀、任三者各當其實,故能“利用安身”。小人則反,德薄而居高位,知小而用大謀,力微而當重任,很少有不及禍的,猶如“鼎折足,覆公餗”,必致形渥之兇。因此當代人五十而惑,很多時候是社會的不公在這個年齡段人心理上的一種折射!而社會不公以官商勾結、錢權交易為主要表現形式,官員的腐敗、教育學術領域的腐敗、醫療行業的腐敗、軍隊中的腐敗是對社會危害最嚴重的。
十八大以來中央以零容忍態度對大小腐敗分子保持高壓態勢,這種刮骨療傷的氣魄,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決心,隨著一批批大小“老虎”及蒼蠅的落網,隨著國家法治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國家的運行將逐漸走入規范,社會將步入正軌,趨于公正,每一個公民逐漸會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自己正確的信仰和追求,五十而惑的現象將會越來越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