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天津日報》報道 天津英商頤中煙草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前天津最大的煙草企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被日軍強行占領。抗日戰爭勝利后,頤中煙草公司遇到了接收與“劫收”的雙重問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后,頤中煙草公司指派董事斯圖爾特負責天津分公司財產接收工作。當時瑞士駐津總領事喬格為盟國負責接收天津外國財產的負責人,還組織了一個19人的委員會,劃分成財產、財政小組,具體處理財產和外國公司開業工作。喬格不主張馬上采取行動,而是等重慶國民政府從日本人手中接收財產后,再從國民政府手中獲得財產。但是從實際情況看,國民政府沒有能力完成這么大規模的財產接收工作,更何況頤中煙草公司屬于英國財產,接收大員不便插手。
斯圖爾特沒有等國民政府的行動,很快就在開灤礦務局大廈成立了臨時辦事處,并與中國籍高級職員取得聯系,以非官方的身份來到天津頤中煙草公司,與日本總經理佐佐木進行接觸。他告誡日本人準備徹查頤中煙草公司所有的財產,要求他們的工作一直到正式接收為止。斯圖爾特長期在中國,懂得中國官場的貓膩,尤其看到國民黨軍政當局為接收日偽財產的明爭暗斗,也擔心接收工作會有障礙。于是經請示董事會,將頤中煙草公司倉庫的一些房屋出租給美國海軍陸戰隊,從而加快了財產接收工作。1945年10月24日,天津地區日本官兵善后聯絡部部長內田銀之助,向當時的天津市市長張廷鍔遞交頤中煙草公司移交書,頤中煙草公司財產的接收工作正式啟動。
頤中煙草公司的接收工作還算順利,但是恢復生產卻遭到了國民政府接收大員的百般刁難,大接收后遇到“大劫收”。由于淪陷時期日本實行煙草統制,生產卷煙的煙葉都控制在日本華北煙葉公司手中。抗戰勝利以后,日資華北煙葉公司在天津庫存大量的煙葉作為敵偽產業被政府接收。恢復生產必須要有煙葉,這是當時迫切的問題。
當得知這批煙葉要出售后,天津頤中煙草公司積極協調天津市政當局,提出收購這批煙葉,遲遲未得答復。后得知此事歸國民政府行政院北平辦事處天津分處管理,天津頤中煙草公司總辦克特珍專門拜訪了這個機構,稱“最近與宋子文先生的一次談話,指出我們作為最大的煙葉合法使用者,我們的公司完全有權利獲得以前屬于日本人的煙葉中大部分,建議我們應該根據在太平洋戰爭之前交付統稅的比重獲得一部分煙葉,這就意味著我們應得到可有的煙葉的70%”,但是對方未予理睬。后來得知遭到北平辦事處主任王翼臣的反對,其稱“現在天津華北煙葉公司手中的煙葉必須全部給(天津)東亞煙草公司工廠使用”,拒絕考慮分配給頤中煙草公司。碰壁以后,頤中煙草公司又找到天津稅務局、國民政府財政部進行溝通,甚至搬出國民政府經濟部長翁文灝進行說合,仍然遭到回絕。最后英國人才明白,由于國民政府接管了日資天津東亞煙草公司,煙葉“完全成了中國有關官員的一個寶庫,因為他們使用日本人留下來的原料,甚至還用卷煙支付工人工資,這樣收入的錢是凈利”。
頤中煙草公司并未停止收購煙葉,當得知青島華北煙葉公司有一批煙葉準備拍賣時,他們私下溝通了華北煙葉公司的接收大員,暗中操作。接收大員不敢直接賣給頤中,而建議先賣給中國商人再轉手賣給頤中,還讓他們保密。實際這批煙葉并未拍賣,卻讓接收大員從中“劫收”。為了開工,天津頤中煙草公司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