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姜文講:茶要慢品,多一些留白,多一些轉身的空間,無聲的流淚,抿嘴淺笑,都是一種風景。姜文作為一個大導演當然知道留白意味著什么,這種讓敘事時間仿佛自行發(fā)生一般,留給觀眾更多的選擇權與思考空間,不僅是對觀眾悟性的尊重,也是中國人在審美上的偏好。中國人是很喜歡留白的,把留白當成一種韻味、一種智慧、一種境界。所以,無論是在繪畫上還是書法上,都講究一個著墨疏淡,好讓思緒在虛實間穿插,作品也便靈動起來。
齊白石的畫是講究留白的,一幅卷軸上,寥寥數筆,便勾勒出活靈活現的魚鳥蟲蝦,再簡單點綴幾筆枝葉石草,你卻絲毫感覺不到發(fā)空,反而在留白的地方你似乎能聽到風聲、水聲、蟲叫、鳥鳴,這就是神來之筆。宗白華在《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中寫道:(齊白石)畫一枯枝橫出,站立一鳥,別無所有,但用筆的神妙,令人感到環(huán)繞這鳥是一無垠的空間,和天際群星相接應。因為留白,留出一絲馨香,一啼清脆,一波碧紋,一夜寧謐。正所謂:妙在無墨處。同樣,齊白石做事也講究留白,其謙虛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對同代畫家尊重有加。齊白石常以一句話來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說己之長,人罵之一笑,人譽之一笑。正是這種謙遜和寬容,使齊白石和同代的許多畫家保持著深厚的友情和藝術上的取長補短。從這點來看,你能說齊白石繪畫善于留白與他的性格沒有關系嗎?
世人推崇齊白石是有道理的,單這一個爐火純青的留白功夫就叫人拍手稱絕。中國人講:話不能說滿,事不能做絕,要的就是一個留白。因為話說滿、事做絕,你就會失去回旋的余地,于己于人都算不得好。凡事都存在一個變數,什么“一定”、“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沿著某一固定的方向發(fā)展到極端,這是不負責任的,世上沒有鐵板釘釘的事情,有決心或有十成把握,你也要悠著點,因為從此事情上,別人會給你一個評價,而這個評價會影響到你接下來做的其他事情。
很多人有了機會或資源,便想好事占盡,不給別人留機會,也看不得別人的好。這兩年播放很多后宮劇,爭寵奪勢,就想占盡所有的好處。李世民的老婆長孫氏就不這樣,人家當了皇后,沒有把好處占全,也沒有把功名占滿,很好地堅持了為自己留余地的天規(guī),所以才愈加得到李世民的寵愛。她兒子承乾被立為太子后,有好幾次,太子的乳母反映東宮供應的東西太少,不夠用,希望能增加一些。按理說,兒子被立為太子,奢侈點也沒什么,但長孫氏認為那樣不合適,會造成不好影響,所以一切還是按照宮中條例辦。她說:做太子最發(fā)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揚,哪能光想著宮中缺什么東西呢?李世民好心把她哥哥長孫無忌提拔為吏部尚書,長孫氏認為不妥,擔心這樣會以她的名義結成利益團伙,堅決讓她哥哥上書辭職。就因為長孫氏在做事上懂得留白,讓李世民佩服得五體投地,深得李世民的敬重,反而長孫氏活得更體面。
之所以說凡事留白有好處,最起碼能讓你的心不擁擠,就像林語堂講的那樣: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突然想到老子說的那句話: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留白,其實留的是道,雖然看起來無物,但卻蘊藏著自由翱翔的意境,這才是最精彩之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