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人生如歌,歲月如梭,生活如酒,老兵如煙。
父親年輕的時候當過兵,他現在讓我叫他老兵。
老兵喜歡抽煙,從十六歲開始就抽煙,這一抽就是四十年。每次老兵出門,就算忘記帶其他更重要的東西,也不忘往兜里塞兩包煙。老兵抽煙挺兇,他說抽煙是抽煙,酗煙是酗煙,他討厭酗煙,更討厭酗煙的人,就像他們軍人一樣,抽煙可以,酗煙就不行,因為那叫沒有原則。每次我都覺得老兵說的很有道理,因為他常常讓母親無法反駁。
有人說:“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老兵認為這是扯淡,他還是那句話“抽煙就是抽煙,寂寞怎么抽?”——他認為比喻也是沒有原則。由于怕家里人吸二手煙,老兵抽煙的時候總是離得我們遠遠的,因此我從小到大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兵一個人抽煙時“孤獨落寞”的背影,小時候認為老兵這樣真的很酷。
長大后才發現,有時候老兵抽的是往事和心事,這要從他的另一個怪癖——“踢正步”說起。
跟所有的新兵一樣,父親的正步是新兵連班長教的。四十多年前,父親和同鄉的幾個發小一起應征入伍。進入軍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站軍姿、踢正步、走隊列,要先從言行舉止上成為一名軍人。他們的新兵連班長告訴他們,踢正步跟做人一樣要腳踏實地,一板一眼,落地生根,一步一個響聲。就沖這點,父親很敬重他的班長。新兵的前兩個月是不好過的,晚上想家想的厲害,有心事的時候就跟班長邊抽煙邊談心,父親跟我說,退伍后的一段時間里,每次晚上一個人抽煙的時候就想起他的老班長,這也是現在他晚上與人聊天的時候喜歡抽煙的原因。后來父親從一名普通的新兵做到排長,經歷過在雪地不吃不喝隱蔽一整天的全軍區實彈演習,經歷過軍隊大裁兵,最后做到排長,這種堅持我想也是對老班長教他的“正步精神”的踐行吧。
從我記事起,每當老兵喝醉酒回憶他放不下的軍營生活的時候,始終會提起他在山西大同進行煤炭生產時的隊長。當時還沒有地下掘進機,挖煤需要人工操作,在一次井下作業的時候,發生了塌方,當時父親在危險區的正下方,在緊急時刻,他旁邊的隊長一把推開他,自己卻被砸中,犧牲在采煤的第一線,老兵因此,愧疚了大半生。每次清明節的時候,老兵都會朝著西北的方向點上三支煙卷給當年跟他一起抽煙聊天的、救過他的隊長,然后一個人沉默哀悼,悄悄流下眼淚,他的眼淚是我見過的最真實的、最有溫度的老兵的眼淚,點上的三支煙卷也是對與老隊長并肩戰斗歲月的告慰。老兵讓我一生都要記住救他的隊長,這種讓子女傳承的感恩方式也許是對戰友的最好的紀念吧。
我上中學開始,老兵就一直在外地工作,回家次數很少,每次跟他聯系都會問我生活費夠不夠,注意身體,好好學習。我問他過得好不好,他就一句話:挺好的。高考結束之后,我在家閑的無聊,執意要跟他到工作的地方看看,老兵在路橋公司工作,當時他們公司正在山區里負責一個跨山大橋的前期準備項目,工作條件很差,就連經理部也沒有齊全的生活設施,方圓幾十公里沒有人煙,整天陪伴他的是砂石和混凝土。老兵開玩笑說,他們每天的娛樂就是到經理部后面的小山上賽跑,看誰先到達山頂。那天我們坐在山頂上看夕陽,我問他,你工作這么辛苦,為什么不跟我說?老兵抽口煙,笑一笑對我說:“男人嘛,你以后慢慢就懂了”便不再言語,只顧默默抽他的煙去了。看著老兵浸在夕陽余暉中黝黑粗糙的臉龐,看著被山風吹散了的煙圈,我心里似乎明白了男人的真正含義。
時間慢慢流轉,無聲無息地在父母的臉龐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工作之后,回家越來越少,每次回家,都會發現父母的頭發又變白了一點。我越來越害怕回家,因為我不想看到時間一點點消耗掉父母的芳華。
去年寒假離開家鄉,南下工作的時候,老兵起早送我到小區門口,邊下樓梯邊叮囑我一個人在外要保重身體,腳踏實地。我不住地點頭,讓父親放心。老兵披著睡衣站在寒風刺骨的路口,直到在我的視線里濃縮成一抹冬日黎明中的黑影,這時在我眼眶里打轉許久的淚水才滴落下來。
我轉過頭,腦海里的老兵還是那個在晨光照耀下踢著正步的年輕新兵,還是那個在夕陽余暉里默默抽著香煙,沖我微微一笑的真男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